2022年5月15日-21日(5月第三周)是第8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传播主题是“会烹会选 会看标签”,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膳食新指南 健康常相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工食品在生活中的比例日渐增多,读懂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了解原料组成、能量和核心营养成分含量,慎选高盐、高油、高糖食品,对帮助我们合理饮食和健康至关重要。
市疾控中心博士后邹钦培
在购买食品时如何通过阅读标签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呢?今天,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邹钦培亲身说法,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阅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做健康聪明的选择。
一看配料表,选择天然原材料排位靠前食品
食品配料表是指在食品的加工或制造过程中使用,并在产品中存在的所有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企业必须如实标注生产这种食品所用到的每一种原料,食物中用量最多的原料排在第一位,并依次递减。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就能知道这种食物的主要配料,使用了什么食品添加剂。
邹钦培建议,在选购食品的时候,要看配料表前几位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名称,比如全麦面包的配料表,全麦粉是否是排第一位,且质量不少于食品总质量的51%。
二看营养成分表,识别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营养成分表是营养标签的核心,邹钦培介绍,营养成分表一要看营养成分项目,二看营养成分含量,三看营养要素参考值百分比(NRV%)。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要求:营养成分表必须遵循“1+4”的标准,其中“1”是指能量,“4”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4种营养素。通过食品营养成分表可以让我们了解食品的营养特点,每份食物的能量以及营养成分的NRV%,居民可根据营养素参考值更科学地调节饮食,识别并远离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如果我们想避免肥胖,那就要注意营养成分表里的脂肪含量。比如一款饼干,每100克含脂肪20.3克,而营养要素参考值是34%,表示如果我们吃了100克这种饼干,它提供的脂肪含量占每日推荐脂肪摄入量的34%,如果我们稍微再吃一点其他的东西,今天的脂肪就很容易超标了,所以要避免去摄入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邹钦培说。
三看营养声称,选择适合自己营养特点的食品
营养声称,是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等,这些声称并不是企业随便标的,营养成分表中的数值必须达到特定含量要求后才被允许进行相应的标识。
邹钦培提醒大家,超市里一些标示0卡0脂肪0糖的饮料实际上并不是完全不含能量、脂肪和糖,因为我们国家规定如果100克的液体能量小于等于17千焦、脂肪或者糖小于等于0.5克,我们就可以标识为0,所以看到0脂、0糖、0卡的饮料也不要盲目地去购买,对我们来说最健康的“饮料”还是白开水。
“希望大家在选购食品时多关注包装上的营养声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比如糖尿病患者在挑选食品时,可以重点关注碳水化合物和糖含量、脂肪等声称标识情况,选择无糖或低糖、低脂的食品;高血压患者应特别关注钠的营养声称,选择低钠或低盐的食品;肥胖人群应着重留意关于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营养声称,尽量选择低能量、低糖、低脂的食品。”邹钦培说。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传递了营养健康的消费理念,突出了实践平衡膳食的价值导向。选购包装食品,应看配料表、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等,按照国家营养标签通则要求,产品标示营养信息和特点,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搭配平衡膳食。广大居民选购食品应该养成阅读营养标签的习惯,健康消费,拒绝高盐高油高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