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巴渝资讯 > 正文

教你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重庆公安经侦民警送法进社区

“非法集资经常被不法分子虚假包装成所谓的高回报、高收益‘投资项目’,极具迷惑性,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9月12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向群众报告”——防范经济犯罪宣传进社区活动在南岸区海棠溪街道海新街社区举行。

微信图片_20230913111243.jpg

活动现场,来自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2名民警分别就市民关心的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和传销陷阱、如何安全使用银行卡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通过典型案例和法规讲解,深入细致地向市民讲解防范经济犯罪的相关知识,提醒增强防范意识,谨慎投资,不要误入“圈套”。

“有的非法集资犯罪通过暴利诱人受骗,刚开始,犯罪分子一般会‘按时’兑现承诺本息,后续再慢慢诱人坠入非法集资陷阱,最终导致受害人血本无归!”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支队民警周梁泉以“浅谈涉众型经济犯罪社会危害及识别方法”为主题作现场分享。他强调,非法集资骗局很可能为正想投资获利的你量身定做,不法分子大多通过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回报、利用亲情诱骗等手段,一步步将人骗入泥潭,市民朋友们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切勿上当。

“出售个人银行卡,可能构成犯罪!”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金融犯罪案件侦查支队民警费晓龙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不要将银行卡借与他人使用,更不能出售自己的银行卡,一旦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剖法理、谈经历,将法治宣传贯穿在与群众的交流探讨中,民警越聊越深入,大家越听越清醒,真正让现场群众感受到法律时时刻刻在身边,受到在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真是太好了,在家门口可以听到这些警示案例,很实用。我要把这些宣传材料带回去,让身边朋友都学习一下如何防范经济犯罪。”居民李爷爷说。

“非法集资实在害人不浅,这种宣传活动要多举办,让我们学习怎么保护自己”现场市民对本次活动纷纷点赞。

据了解,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已组织开展全市公安经侦民警法治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130余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切实增强群众防范经济犯罪意识和能力,形成共同防范经济犯罪的良好氛围。

(  作者:陈沾弟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