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巴渝资讯 > 正文

朋友圈被“酱香拿铁”刷屏?↓↓↓戳进来听听交巡警怎么说

今天您是否被朋友圈“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等文案刷屏?某咖啡品牌与白酒厂商的联名饮品上市后迅速引发热议,成为当日“顶流”,而一些网友也发出疑问:“我喝了这个‘酱香拿铁’咖啡后能开车吗?”记者就此咨询了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交巡警建议:在饮用含酒精饮料后不应立即驾驶机动车。

按照品牌官方小程序的介绍,该饮品“每杯都含知名品牌白酒,酒精含量低于0.5%vol。”民警介绍,尽管酒精含量不高,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对于酒精的吸收情况因人而异,并不能简单用饮品的酒精含量进行换算血液酒精含量是否超过20毫克/100毫升,因此建议驾驶员最好不要饮用含有酒精的咖啡、饮料。记者注意到,在品牌官方宣传中,也不建议驾车人员与未成年人、孕妇、酒精过敏者饮用。

事实上,近年来饮品、甜品市场不断推陈出新,“白酒奶茶”“白酒冰淇淋”都一度风靡,甚至在咖啡领域,也本就有添加烈性酒的爱尔兰咖啡等“经典款”,这些都属于含酒精饮料或食品,均可能让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超过安全范围。

交巡警介绍,在酒驾醉驾查处工作中,民警曾发现不少因使用含酒精食品而“被动酒驾”的案例,驾车前应谨慎食用。

榴莲、菠萝蜜、荔枝:糖分含量高,入口后短时间内会产生酒精,其含量可能会达到酒驾范围,吃完约十分钟后体内酒精才会被逐渐分解。

蛋黄派、草莓派、巧克力派:为了防腐需要,这些食品中往往添加了一定含量的酒精,在刚吃完时可能会被查出酒精超标,出现“被酒驾”。

酒类入馔:醪糟制品、醉虾等食物本就含有一定酒精或使用酒类烹调,食用后进行酒精检测,可能会出现“被酒驾”的现象。

九龙坡警方提醒,无论是饮酒还是食用含酒精食品后,切勿心存侥幸,待体内酒精分解后再驾车上路,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  作者:陈沾弟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