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巴渝资讯 > 正文

“码上办”更方便!两路寸滩海关“智”惠企业促发展

记者从重庆海关了解到,重庆海关所属两路寸滩海关探索打造智慧化服务模式,通过“码上办”“无感式”服务举措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海关科技应用能力和水平,使外贸企业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车辆以“二维码直通出区”模式通过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卡口 渝关摄_50_压缩.jpg

车辆以“二维码直通出区”模式通过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卡口。重庆海关供图

创新“码上通”,走好货物出区“最先一公里”

在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内,一辆辆满载笔电产品的集装箱式货车正秩序井然地走出重庆,奔向世界。为了让货物“最先一公里”出区更顺畅,重庆海关所属两路寸滩海关创新试点企业“二维码直通出区”监管模式,将出区待车场地磅通道作为场站内卡延伸,直接在二维码刷卡机上实时获取信息反馈,大幅缩短出区车辆的放行等待时间,避免因过磅车辆过多造成拥堵,同时减少因硬件误差导致的核放单查验。

“以前因为地磅采集数据不准确导致的重量异常情况偶有发生,我们要安排人员到现场处理查验,今年我们外贸业绩逆势上扬,但派去处理异常的人员却更少了,通关时间更短了。”欣海报关行关务经理卢东感慨道。

据悉,自“二维码直通出区”模式上线以来,两路寸滩海关已通过该模式共计通行车辆7.5万车次,货值达32.4亿元。今年1至7月,该关共监管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出区成品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慧电子穿戴设备等2420.39万台、货值561.8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9.41%、18.24%。

全程“码上扫”,力促跨境电商交易“大提速”

去年底,重庆海关率先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渠道开展商品条码应用试点改革,两路寸滩海关全程参与前期调研,试点工作启动后第一时间鼓励辖区跨境电商企业参与,将改革成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保障民生、便捷监管上。

“跨境电商通过运用商品条码,在‘B2C’的‘B端’(即销售商)使电商商品需要申报的要素信息统一为标准属性;在‘C端’(即消费者),商品条码外加贴‘二维溯源码’,手机一扫即可了解所购商品的全流程通关信息。”两路寸滩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科长夏妍说,通过商品条码管理进行全程溯源、精准监管试点以来,企业3万件货品条码信息纳入海关基础数据库,帮助企业修正商品条码800余项,条码申报正确率提升至98%左右。

关员指导企业人员运用二维码申领原产地证书 渝关摄_50_压缩.jpg

关员指导企业人员运用二维码申领原产地证书。重庆海关供图

开展“码上办”,打通证书申领“最后一公里”

原产地证书是外贸货物的“国籍”证明,也是享受关税减免和其他优惠待遇的重要凭证。为提高审签效能,两路寸滩海关对出口原产地证书审核实现“日清日毕”,推行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举措,减少了企业成本。对于目前少部分不能自助打印的原产地证书,该关创新开展“一码办理”服务,企业可扫码领取空白证书,开展业务咨询,形成线上签领证书流程闭环服务体系,并为企业邮寄签证,有效畅通证书申领“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原产地证书申领效率。

“通过‘一码办理’作业,申领证书时间可以缩短80%。”重庆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原产地证书申报员王宏艳进行了这样的对比。

据悉,今年1-7月,该关通过自助打印和“一码办理”为企业签发各类出口原产地证书5195份,签证金额达59.2亿元,同比增长40.09%。

(  作者:高超   作者单位: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