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南川:厚植生态本底 赋能绿色发展丨高质量建设渝东生态新城

9月25日,在“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南川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南川区委书记向业顺向大家介绍了南川区如何厚植生态本底、赋能绿色发展高质量建设渝东生态新城的相关情况。

1.jpg

发布会现场。陈沾弟 摄

南川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早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已设县,这里曾经留下邓小平、刘伯承等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竹文化、中医药文化、茶文化和三线文化,南川是全国文化先进区。

南川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开放之城。地处渝南黔北连接带,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距离中心城区60公里,2025年渝湘高铁通车后将进入全市“半小时通勤圈”。

南川是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的生态之城。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锶,世界自然遗产地金佛山“一山横亘界南北”,南川地上山王坪、神龙峡、大观园、黎香湖等群景璀璨,地下有1.2亿吨铝土矿、有3300亿方页岩气富矿生辉。

南川是要素聚集、生态良好的产业之城。南川在历史上工业情结很深厚,曾经有6家三线军工企业扎根在南川。

“现在,南川工业园区是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全区文旅康养、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是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向业顺告诉大家。

着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充分发挥南川区位优势,重庆可以经过南川向东、向南出海。积极服务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南川区有6个项目纳入中新互联互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汽车轮毂、方竹笋、“金山红”茶叶等特色产品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近期,重庆大方向现代物流有限公司获评全国3A级物流企业,实现了南川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向业顺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通道能级提升、外贸业态模式创新,实现渝南黔北区域性大宗货物公铁联运在南川集散中转,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把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着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大抓工业、首抓制造业”是南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鲜明导向,也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

聚焦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集群”。培育绿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332”制造业集群体系,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第二个关键词是“创‘新’”。全力创建市级高新区,推动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成功“破百”,瞪羚企业新增4家,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第三个关键词是“惠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工程”,制定31条改革措施,力争用一流营商环境招引一批链主企业、做强一域民营经济。南川的目标是让传统行业“老树发新芽”、让新兴产业“聚成满天星”,推动先进制造业追“新”逐“质”。

着力打造全市文旅康养首选之地

南川因生态而美,因文旅而名,也将因康养而兴。金佛山的高山杜鹃,山王坪的“平分秋色”,马嘴的“爆款”云瀑,个个出圈、项项出彩,一条“178环线”,串联起沿线14个乡镇和68个村社,“178、一起吧”“来南川、享趣驾”,让风景成为生活。

“近期,我们开发了‘露营一件事’的应用,让南川的露营位从‘一位难求’变为‘唾手可得’。“向业顺介绍,南川正加快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文旅康养新格局,培育壮大景区景点游、康养避暑游、民宿露营游和农旅融合游“四大业态”,高标准建设山王坪的文旅康养项目,提档升级“178环线”,努力把南川打造成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南川是农业大区,致力于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现代化水平。着力培育南川米、蓝莓、大树茶“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南川米订制化生产、蓝莓集群化种植、大树茶品牌化发展,三个特色产业综合产值两年增加了38.7%,真正让农业步入“丰收季”,农民过上“丰收节”。

着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占比达94.4%,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入选全国农地入市典型案例示范。南川区将持续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动北部市郊特色农业聚集区发展,打造对接重庆中心城区最美的观光农业、最好的城郊农村和最优的新型农民。

(  作者:陈沾弟 杨雨实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王铎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