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靠天吃水”的农村饮水工程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在巫山县大昌镇白洋村,有两个蓄水池,只能靠雨水提供水源。靠天吃水的村民经常面临水荒,问题存在多年,职能部门和当地政府都没有搞清楚真实状况。今日关注,一起来关注白洋村的水荒,是如何应对的。

白洋村8组的部分村民住在王寺坪,这里位于山腰上。2月10日,记者来到这里,碰到村民刘小满正从山下李从海家的水管里接水,然后再背回一公里外的家中。小满说他们那里每年冬季到第二年雨季来临前,就会缺水,时间长达三四个月。从去年农历的10月份开始,王寺坪就缺水,他就出来找水。由于回家的山路崎岖不平,背一桶50斤的水回去,要走三四十分钟。

住在同一个院子的刘家聪今年84岁,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只有他和81岁的老伴在家里,找水吃也让他很烦恼。庆幸的是以前他在住家附近挖了一个坑,那里有点沁水,每天他就用烧水的水壶到那里去提水,不过这个坑里的水也快要见底了。

村民刘良周:“这个慢慢滑下去。”

记者:“你每次来打水就这样滑下去吗?”

村民刘良周:“就是这样,慢慢滑下去。”

村民告诉记者,其实巫山县水利局在2010年、2011年先后在王寺坪修建了两个蓄水池,一个容量1000立方米,另外一个500立方米,供这19户村民用水。但是这两个蓄水池只能收集山上的雨水,蓄水量根本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

记者:“天上不下雨的时候,你们如何保障那个水池里的水呢?”

巫山县水利局水利事务中心主任 曹剑弓:“当时考虑到投资的问题,所以没有配备修建应急水源的工程措施。”

多年来,缺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大家多次向村、镇,以及水利部门反映。去年5月份,大昌镇政府从龙早村调了一台闲置的水泵,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购买了水管,将山下溶洞里的水抽到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里补充水量。可是刚用不久,水管就爆了。

巫山县大昌镇白洋村8组村民刘家聪:“没发挥作用,抽了几分钟就坏了,坏了以后就摆在那里,也没有人管,没有人维修。”

对于村民的说法,大昌镇分管水利的田委员却加以否认,他表示那个水泵发挥了作用。

巫山县大昌镇党委委员田超:“这个没有维修是不属实的。抽水过程中的确是因为扬程比较高,中间出现过爆管的情况,但是及时进行了修复,当时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了缺水的难题。”

究竟谁的说法真实呢?记者请田委员和白洋村的史支书一起来到王寺坪的蓄水池,在这里的村民都证实,当时只抽了几分钟,水管就爆管了,而且之后一直没有维修。

巫山县大昌镇党委委员田超:“嗯,当时我问的情况就说水通了,可能后来的运行情况我不是了解很多,从现在看这个信息是有误的。”

抽水这个措施没有发挥作用,去年11月份,巫山县水利局决定从临近的官阳水厂接上5公里长的水管,将自来水引到王寺坪这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里供应给村民。但是管网安装好后,并没有水流到这个水池里。

记者:“一直没有供水,是什么原因呢?”

巫山县水利局水利事务中心主任曹剑弓:“群众要到水厂去立户,在水厂去开户,然后安表,就可以纳入自来水供区。没有来水的原因就是现在需要群众到水厂去立户。”

水利局工作人员为了证明他们的说法,当着记者的面给官阳水厂的李站长打了电话。

水利局工作人员:“他们说去年水管就安好了,怎么没有供水,是什么原因呢?”

李站长:“水量不足”。

水厂的说法和水利局曹主任的解释并不吻合,记者于是向村民们进行了求证。

记者:“去年水管接通以后,自来水厂有没有来喊你们入户交钱?”

巫山县大昌镇白洋村村民刘小满:“没有,只是社长叫我们把身份证、房产证一样去复印两份。”

白洋村饮水工程的问题存在很多年,但是对于处理的措施、恢复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的信息有很多都经不起追问,工作的粗疏可见一斑。希望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能够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尽快解决当地村民的饮水问题。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