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巴渝大地,随着“两山”理念深入践行,农业特色产业红红火火,生态“高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在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1.2万亩脐橙园绿意盎然,青绿的果实已挂上枝头。这个曾经靠煤吃饭、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村庄,如今脐橙年产值达1.8亿元,通过品种改良和 “挂树保鲜”技术形成的“花果同树”奇观,还带动村里发展起乡村旅游、研学等新业态。
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村支部书记左明春:“现在我们橙子可以在树上挂到5月1号,像陕西这些地方的人开车到我们大坝来,直接找农户购买橙子。”
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共赢,也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上演。开州区针对消落带治理这一世界级难题,创新实施多项治理举措,造就了风景如画的汉丰湖湿地公园。 今年6月,全国首单水库水生态碳汇交易在此落地, 汉丰湖8784吨碳汇以70.3万元被认购,水利工程生态价值实现转化。
开州区水利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熊涛:“在我们治理之前,鸟岛上越冬的鸟大约五千只。现在的话,来越冬的鸟已经超过两万只,还出现了抢地盘的情况。”
开州区水利局水位调节坝管理站副站长吴巧玲:“现在我们又成立了环汉丰湖的旅游度假区,旅游成效、生态成效包括社会效益和居民的幸福指数,都是在不断提升的。”
“以绿生金”,走出发展坦途。记者从 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我市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全市生态质量指数达66.96、高于全国年度值11.01;全市已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2个。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林红 徐毅 特约记者 朱松 王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