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重庆加速园区绿色低碳转型

由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近日落幕。从8月20日起,本台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重庆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创新实践。首先来关注工业园区的绿色蜕变。

变压器油,是用于冷却变压器的重要材料。传统的变压器油通常是矿物油,但在涪陵高新区,这家企业却另辟蹊径,用植物油替代矿物油,让产品变得更加环保。

重庆南瑞博瑞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物资部负责人陈鹏旭说:“可以分解,甚至说可以再利用,这一台220千伏的植物油变压器,至少可以减少对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的一个污染。”

不仅如此,通过生产线的节能降耗改造,企业实现了绿色转型,产品在海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短短五年,销售额就从5亿元增长到15亿元。而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外的首个千亿级园区,涪陵高新区已拥有14家这样的绿色工厂,其中国家级的就有7家。

涪陵高新区(涪陵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林林介绍,下一步他们将以创建国家级零碳园区为抓手,持续壮大绿色产业集群,推动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走进大渡口建桥工业园,扑面而来的也是盎然绿意,园区屋顶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展示着一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应有的样貌。 作为全市首批试点的近零碳排放园区 ,这里已吸引近千家企业入驻,低碳环保产业年产值增长20%。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刘裕晴告诉记者,他们还要通过资金改造,提升环境的整治的效果,进一步打造这种光伏储能,还有充电这种一体化的改造来提升他们的含绿量,让更多的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

从更大范围来看,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力争累计建成绿色工厂400家、绿色工业园区34个。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政策研究室主任关潇表示,她个人感觉重庆在高质量发展这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它通过它的绿色低碳的发展,倒逼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一方面它通过降低能耗,提升了资源循环利用率,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