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关注市委六届八次全会 | 奔赴“十五五”!重庆何以争先进位?

在发展的坐标上,“五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十四五” 收官在即,“重庆答卷”书写了一串串亮眼数字。发展的感受,不只是平面的数据,在这座城市里,百景汇聚、万物荣华,四时风光如画。一条条热闹街巷、一盏盏璀璨灯火、一趟趟穿梭班列、一场场国际盛会,见证了五年的动能积蓄,也承载着未来的发展机遇。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于11月24日至25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锚定2030年,提出9大主要目标,以及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人均GDP达到14万元的核心指标。当历史指针指向新的起点,这座超大城市将以怎样的姿态“奔赴下一场山海”?今日聚焦,和重庆一起“渝”见未来。

接续努力!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擘画新蓝图

泰国纸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江津班列运输,抵达珞璜港,换装后经由长江运抵永川港。这是一次成功的联动。今年重庆推出的创新型货运班轮服务“千里轻舟”,搭起了通江达海更为高效的桥梁,把水水中转与铁海联运衔接在一起。

从重庆果园港发出的铁海联运班列,由广西钦州港转运出海,最终抵达秘鲁。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一次委托、一箱到底、一单结算”全流程贯通,比传统的江海联运更高效、更经济。

这样“一进一出”的场景,在重庆每天都在上演,折射出从重庆出发,西部内陆跨越山海的蓬勃气象。数据为证:2024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的箱量和货值,分别达25.18万标箱、466.96亿元,通道运输货物的品类,增加至1200余种,品项达数万个。通道纵横,联通的是物资与市场;大道如砥,指引的是方向与未来。重庆不断拓展联通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的开放步伐。

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城市,不断提升能级,刷新着生活的新体验:中西部首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让重庆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提升至582公里,方便的轨道出行成为生活日常;渝东北、渝东南相继迈入高铁时代,黔江一小时可达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

高效的流动带来蓬勃的流量,“8D魔幻”山城持续出圈儿:“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场景,成为独特城市名片;5000架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演绎“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创新场景拉动消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马力十足。重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迈向未来。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到,“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以实干、实绩、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连续三个“实”字掷地有声:实干当先、实绩为重、实效作尺,让“十五五”与“十四五”接续发展,寻求“量与质”的双重突破。

翻开近期发布的《“十四五”时期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亮眼的数字中是一项项历史性突破: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三万亿元,成为中西部首个“3万亿之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39.9%;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5.3万辆,汽车产业换道提速;截至2024年底,全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97万元。这份“重庆答卷”中,有繁荣的流量、有蓬勃的产能、有群众鼓起来的钱包。“量”上连跨新台阶,“质”上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注脚,也为未来坐标标下了精彩刻度,为“十五五”的启航奠定了基础。

从“重庆制造”

到“重庆智造”的跨越

走进长安汽车数智工厂,60秒便能有一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下线;2025年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上,780辆“重庆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问界完美演绎灯光秀,无一不生动诠释着“重庆造”的魅力。从2020年的4.3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95.3万辆,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西南铝研制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助力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到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均实现翻番,重庆正一步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精彩跨越。

而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让这份跨越更有后劲:“十四五”期间,重庆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平台、A类学科数量,均实现了“倍增”。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从2020年第98位上升至2024年第40位。

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成为驱动工业经济的新引擎。“重庆智造”的名片愈发鲜亮,也为未来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把今天的优势转为明天的胜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十五五”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这座“制造重镇”更深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奔赴山海之外的天地。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第5年,“双圈”经济总量由2019年不足6.4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8.7万亿元。数字背后是硬核实力:2024年,全球 2/3 的 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全国每1/7的汽车、超1/5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成绩之上,更是接续奋斗的新起点:着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包括双圈能级这一任务在内,《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共明确了13个方面的重大任务,用具体目标和路径,把蓝图转换为实景图。

重要战略窗口期

重庆“十五五”如何争先进位?

针对“十五五”,《建议》稿明确了一批具有牵引性、支撑性的重大战略,特别是把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摆在了13项重大任务的首位。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时代赋予重庆新的使命,重庆也将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党委委员、总经济师余贵玲认为,它既对接了国家战略部署的要求,又体现重庆的发展需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了重庆担当和重庆作为。

未来势能,协同集聚。未来潜能,创新激发。重庆的目标很明确,蓝图中更能看到清晰的路径。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清晰的路径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从产业发展到科技创新,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到人民生活美好愿景,从中可以看到一系列“扩大优势、补齐短板、争先进位”的标志性举措。挂图作战,接下来,就是乘势而上、实干出实效了。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说,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为引领,实施万亿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行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打响“重庆制造”品牌,推动工业经济早日跃上4万亿台阶。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表示,将充分研究论证重点任务和创新性举措,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为“十五五”规划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从产业升级到开放升级,从区域发展到城市发展,“十五五”勾画的蓝图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开放是必由之路,发展是根本目的。随着蓝图的逐步落地,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轮廓正在逐渐清晰,集聚起合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稳步前行,而前行中的成果,也将惠及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的“十五五”期待,汇聚起来,就是未来。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霜 袁媛 吴静 李波 雷羽 尹力 李嘉博 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