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建议》对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作出明确部署

11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就增强“重庆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内容作了介绍。

76866.jpg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杨雨实 摄

市委“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围绕迭代升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做强做优工业主引擎,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作出了明确部署。

《建议》旗帜鲜明地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作为我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十四五”以来,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制造强市”成为重庆的响亮名片。未来5年,将进一步巩固扩大这一优势,通过强化龙头引领、数智驱动、品牌铸魂、生态聚能,整体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重塑升级,构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聚力做强领军链主企业,全面提升汽车产业链主导力控制力。建设国家汽车芯片产业基地,拓展“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应用场景,培育世界级高端汽车品牌。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人工智能+汽车”生态联盟,布局超快充、换电站等设施网络,提速打造便捷超充之城。围绕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夯实产业底座,持续提升质量、标准、品牌、效益和服务品质,促进产业量质齐升、健康发展。

《建议》谋划实施万亿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和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任务,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十五五”期间,重庆将开展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终端创新蝶变计划,集群发展合金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产业,全面提升主导产业规模能级;推动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矿业等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链主企业矩阵,推进高端智能、山地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一体建设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全面打响“重庆制造”品牌。

《建议》提出开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十五五”期间,我市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持续培育壮大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推动智能绿色能源装备、智联电动车等领域加速成长为新兴支柱产业,在生物医药、智慧医疗装备、智能传感及仪器仪表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强市,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产业集群。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量子计算制造、空天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新增长点。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企业。

此外,我市还将围绕《建议》提出的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实施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工程、打造人工智能应用高地等重大部署,做好产业“融合化”这篇文章,着力推动“5个融合”。

一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高质量协同融合发展,促进成渝地区优势产业从“链条型”线性发展向“生态型”体系发展升级,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推动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迭代升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全球设计之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上楼入链”,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千亿级、百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星级楼宇”,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推进服务型制造试点,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重庆制造”与“重庆创造”“重庆服务”同步提质升级。

三是推动完善“四侧”协同促进“四链”融合推进体系,创新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深化“AI+企业码上服务”应用,从供给、需求、服务三端协同发力,精准匹配产业、创新、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培育“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千方百计提升产业发展效益。

四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求在高级别辅助驾驶、高端器件与芯片、下一代固态电池与超级充电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进一步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全面提升创新平台影响力、关键产业链控制力、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创新资源集聚力,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创新策源地。

五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AI、空间智能等技术在产业全链条各环节深度应用,打造一批工业智能体,让AI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未来5年,我市将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追求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占比大幅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人工智能应用高地、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成势见效,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  作者:杨雨实 刘然可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