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定位和重要使命,是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必然要求。‘十四五’以来,重庆在通道、平台、经贸、环境等方面不断形成新优势,为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打下了坚实基础。”11月25日,在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介绍。

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杨雨实 摄
“十五五”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重庆将直面挑战,紧抓机遇,增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服务效能,放大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加快释放“九大关键枢纽”开放潜能和构建“一园两体系”,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形成带动西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内陆开放新格局。
在通道功能建强上取得新突破。西部陆海新通道已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81个港口,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运值稳居全国前列。重庆将完善通道网络,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推动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航空网络高效联动,做优东盟快班、千里轻舟、江海直达等一批多元化通道集成产品,推动“五型”国家枢纽协同提升,提质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物流支撑。
在平台能级跃升上取得新突破。平台是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重庆已构建“战略平台+园区开发区平台+功能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我市将推动枢纽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构建“产业集群+物流枢纽+通道共建”新模式,以枢纽优势集聚产业势能。拓展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领域和内涵,带动中国西部和东南亚地区“面对面”合作。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提级释能。
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取得新突破。“十四五”以来,全市外贸累计超过3.5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65亿美元。将建设高标准国际化综合服务体系,实施渝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创新“重庆+”产业链供应链中间品贸易新范式,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完善重大外资项目“直通车”制度,擦亮“投资重庆”品牌。引导“本土企业”成长为“全球公司”,提升全球要素配置能力。
四是在制度创新引领上取得新突破。全市已累计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超过4.5万票,构建起陆上贸易规则体系“四梁八柱”,将进一步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体系,扩大陆海并进的制度型开放,开展运输、通关、金融、纠纷解决等陆上贸易规则体系的试点试验,形成有利于陆上贸易规则建设的合作生态。对标国内外高标准加强改革攻坚,深化货物、人员、资金、数据等进出环境改革,为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在国际交往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在渝外国领事机构已达到15家,重庆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将高水平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争取承办有影响力的双边、多边机制性活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提质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智博会、西洽会等重大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速集聚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国际友城等对外交往资源。
在内外开放联动上取得新突破。将迭代优化全域开放布局,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开放,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地区联动共振。全力打造内外贸一体化标志性成果,深化跨区域产业合作,高水平推进内外贸制度规则衔接,帮助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