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从源头到全链条闭环 重庆危化品登记亮点经验在全国分享

近日,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和鉴定分类工作座谈交流会在重庆召开。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部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人及全国多地应急管理部门代表齐聚山城,共商危化品安全监管提质增效路径。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分享了我市在危化品登记和鉴定分类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其构建的特色监管体系引发与会人员广泛共鸣。

危险化学品登记与鉴定分类,是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既是掌握风险底数、精准施策的基础支撑,更是实现科学监管、有效防控的核心保障。这一核心认知,在重庆的监管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同时也面临艰巨监管挑战:全市3885家危化企业中,间歇式生产模式普遍,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监管压力尤为突出。

严峻形势下,重庆交出亮眼安全答卷——连续1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危化事故。这一成果,源于重庆始终把登记工作抓实抓细、把鉴定分类做准做深,从源头掌握风险底数、堵塞监管盲区,构建起一套务实高效的监管体系。

聚焦“四个一” 筑牢源头治理防线

针对新建及新发现企业登记覆盖不及时的痛点,重庆创新建立由市场监管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市局危化处和区县应急局多方联动的“发现一家、督促一家、指导一家、登记一家”协作机制,全程跟踪推进企业登记。今年以来,已精准指导11家新建(新发现)企业100%完成登记,从源头清除登记死角。为强化保障,依托危化专委会统筹22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多跨协同、齐抓共管格局。

突出“一防四提升” 构建全流程监管格局

围绕“防范较大事故、提升安全基础、提升技术装备、提升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主线,重庆将登记工作与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行政许可等关键环节深度融合,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闭环”全流程体系。专项整治中,《重庆市2025年危险化学品登记和化学品鉴定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落地实施,重庆组织专家对2024年10家问题企业开展“回头看”,查出问题40个、违法行为11条,下达整改指令10份,整改率达100%;各区县同步落实属地责任,检查39家企业,发现问题32个、违法行为7条,所有问题通过危化综合服务系统闭环管理。日常监管实现53家企业全覆盖,查处问题221个、违法行为68条,均完成整改验收。

同时,为破解监管盲区、消除风险死角,重庆通过深化“三延伸”拓展核查监管新维度,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推进“一中心一系统” 筑牢基础支撑高地

针对西南地区危化品鉴定机构稀缺、周期长的痛点,重庆拟与市疾控中心共建“重庆市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检测中心”,建成后将填补区域空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便捷高效的鉴定服务。

智慧监管方面,以登记系统为数据核心,推动与安全预警、双重预防机制等系统融合,实现“一处登记、全网共享、协同监管”,构建全链条数字化体系。截至目前,已审核企业377家/次,其中新登记28家/次、到期复核68家/次、变更281家/次;发放登记证书162家,包括新登记11家、到期复核47家、变更104家;每月清理关停并转企业,完成1家合并企业注销,确保监管数据精准。

(  作者:陈沾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