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行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局,过去“怎么看”、未来“如何干”备受瞩目。
11月24日至25日,重庆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五年规划既是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市民美好生活的施工图。未来五年,重庆肩负何种使命,又要干哪些大事,又有哪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1月24日至25日,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召开。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十四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要求重庆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标定了时代坐标、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蓄势聚能、纵深推进,实现良好开局。特别是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积厚成势、整体跃升的关键阶段。
未来五年,重庆将迎来直辖30周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30周年、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0周年等系列重要历史节点,重庆又将向党和国家、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怎样的时代答卷?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迈上4万亿元、14万元新台阶。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并不轻松,甚至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重庆经济必须持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11月4日,两江新区赛力斯超级工厂,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十五五”蓝图如何擘画,是最重要的发展大计,也是最生动的治理图景,更是最关情的民生枝叶。
“十五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提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构建以成渝地区为中心联结西南西北、带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枢纽;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东南西北四极牵引、内陆沿海互促共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未来五年,重庆将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着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拓展新优势。
谋划实施万亿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行动,开展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终端创新蝶变计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创新“重庆+”产业链供应链中间品贸易新范式……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扩大优势、补齐短板、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对于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新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实施城乡居民精准增收行动,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力争我市普惠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40%以上;持续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力争城市社区托育机构覆盖率达到80%;持续办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赛事活动,力争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提升至4平方米;全域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一件件“民生快递”在全会期间发出,直抵人心。
未来五年,重庆将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市域实践亦将持续深化,不断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中取得新成效。
“十五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以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检验标准。
迭代全市统一数智底座,建设高能级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强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纵深推进“疆算入渝”工程;建设更多行业、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产业集聚区……数字重庆建设是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纵深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重庆双向赋能,有助于加快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加快构建对城市“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全天候全时段健康监测的体系集成能力;加快构建数字化应用、智能预案和事件跨行业、跨区域贯通部署的体系能力;加快构建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的体系能力;加快构建“市带区县、区县带镇街、镇街带村社、村社带网格”五级联动的体系能力;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一体化推进突发事件应急快响、交通缓堵促畅、规建运治的体系能力……不断提升超大城市发展、服务、安全和治理能力,才能在高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现代化中形成新范式。

▲11月21日,秀山县洪安镇美其村,乡村晨景美如画。通讯员 胡程 摄/视觉重庆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点问题,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时期对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牵引、驱动、支撑作用的重大任务。
事实上,这些重大任务是支撑重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梁八柱”,是增强全市发展动能、提升综合实力和全国影响力的具体任务书,也是以重点带全局牵引全市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的主要抓手和工作载体。
当前,重庆面临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全面赋能、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集成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超大城市发展服务安全治理现代化释能增效、数智赋能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等“六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产业能级还不够高、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等诸多挑战。
如何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呈现全市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图景,努力在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这次全会提出了着力增强现代产业支撑力、科技创新策源力、开放枢纽辐射力、数智变革牵引力和党的建设统领力的要求,从不同维度提供了方法指引。
“十五五”时期重庆发展充满机遇、未来可期。全市上下只有干字当头、唯实争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才能把美好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确保“十五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真正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