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重庆石柱马连兹:坚守老手艺 线上见“针”情

做好一件事也许不难,但要将一件事长期坚持下去,可能就有些难了。今年76岁的手艺人马连兹,用25年的坚守,为街坊邻居缝缝补补,一针一线传递着人间真情。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552

每天清晨,在县城新开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口,马连兹准时支起折叠桌,摆放好那台已有57年历史的老式飞人牌缝纫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寒来暑往,她从年过半百坚持做到了古稀之年。

马连兹说:“我今年76了,做了一辈子的裁缝,而且我年轻的时候靠裁缝这个手艺把孩子供出来了,现在孩子也成家了。”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618

马连兹告诉记者,这台缝纫机是她年轻时的心爱之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拥有一台缝纫机,就如同拥有了一个小小加工厂。在服装加工业不发达时,她用这台缝纫机为家人缝制衣物,从薄薄的衬衣到厚厚的冬装,每一件都倾注了她的心血与爱意。后来,随着服装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人喜欢在商场或网上购买衣物,传统的手工制衣受到了冷落,于是她就从事一些缝补工作,方便街坊邻居,贴补点家用。

自2000年开始,马连兹带着这台承载青春记忆的缝纫机来到小巷口。无论晴雨,始终坚守摊位,生意虽不算红火,但也能维持。顾客们带着各式各样的衣物前来,有的是磨损的裤脚,有的是裂开的衣襟,还有的是遗失了纽扣的衬衫。马连兹总是耐心地接过每一件衣物,仔细地检查,然后用那双灵巧的手,在缝纫机的帮助下,将它们一一修复如初。在补衣的过程中,马连兹会与顾客们聊天,聊起家长里短,分享着彼此的故事。补衣店,成了社区里一个小小的社交场所,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递着邻里间的关爱与帮助。

微信图片_20250428154704

市民马姝说:“我今天是来这里缝补裤子的,我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了,嬢嬢的技术很好,缝补的衣物我很喜欢。所以每次缝补的事情,都来找她。”

25年来,马连兹坚持为街坊邻居缝补衣物。这个小小的摊位已成为小巷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街坊路过时会亲切打招呼,孩子们好奇地驻足观看缝补过程。

岁月虽在老人身上留下痕迹,但并没有改变老人的一颗坚守之心。那台老旧的缝纫机,不仅是连接老人与街坊邻居的桥梁,更是城市街头百姓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

(  作者:马斯健 编辑 曾意欣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