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 刘先生准备购买一辆捷途SUV,当时销售人员向他承诺,如果拿不到13000元的购车补贴,他们可以补给刘先生。可如今按照新的政策,刘先生却只能拿到5000多元的补贴。而销售人员当初的承诺也一直没有兑现。
今年5月19日,刘先生花9万6千元购买了这辆捷途SUV。购车前,销售人员表示,按照相关政策,刘先生能领到1.3万元的补贴。而且对方还在合同中注明:此车享国家补贴13000元,上户后1-2个月打到客户卡上。
购车后的第三天,刘先生看到了补贴结束的消息,由于这次补贴政策是用完即止,于是他赶紧次打电话向销售人员询问情况,而销售人员再次向刘先生做出了保证。
9月1日,新的补贴政策正式出台,补贴金额由之前的每辆车1.3万元,变成了车价的6%,也就是5000多元。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先生认为,7000多元的差价应该由4S店负责承担,可直到现在,对方也没有一个说法。随后记者和刘先生来到了这家4S店,当初卖车给刘先生的销售人员请示过负责人后表示,他们不方便接受采访。
政策调整确实无法预计,但4S店当初夸下的海口,从法律角度来说,应该该承担责任吗?对此,630法律服务团的杜江涌律师表示,政策补贴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但由于销售人员对补贴金额进行了承诺,4S店就应该对此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