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暑,我市各地抢抓农时,田间地头机械穿梭、人影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小暑至,万物长。潼南区玉米、辣椒、苦瓜等十余种蔬菜这段时间进入丰收期,为了确保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当地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保障。眼下,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潼南区双江镇白云村依托当地积极探索“产业+旅游+采摘”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足区回龙镇哈佳蔬菜基地的200亩秋葵近日也迎来丰收季,基地在农忙季节优先吸纳周边留守妇女、老人务工。
大足区回龙镇哈佳蔬菜基地负责人哈佳说:“周边很多村民都来帮忙,大家靠劳务增收,一天能有一两百块的收入,这也带动了村里的就业,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
进入水稻病虫害防控关键期。位于合川区的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重庆分中心田间监测点近日投入运行,有效解决镇村测报人员偏少、识别报告能力不强等问题,短期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5%以上。
合川区植保植检站站长李玲说:“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害虫的种类、数量,生成虫害发生的趋势图表。一旦发现虫害爆发的趋势,我们将发布病虫预警信息,及时开展防治。”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对柚树生长的不利影响,长寿区为农业基地安装喷灌设施,升级抗旱设施。
长寿区邻封镇上坪村村党支部书记雷礼明告诉记者,他们新装喷灌这块,现在目前是起码可能有100多接近200户。
长寿区邻封镇上坪村柚农吴勤芬介绍,把喷灌安起,既省力,又节水。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