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十年禁渔是一项从根本上恢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举措。市农业农村委表示,长江十年禁渔实施4年多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统筹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交出一张亮眼的阶段性答卷。
作为我市首批“长江禁渔一件事”应用改革试点单位,江津区几江街道把长江巡护管理工作纳入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依托渔政视频AI预警系统,将责任科室、巡逻队员、沿江社区网格等力量统筹起来,开展全时段、全覆盖巡护,响应效率显著提升。
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代兰:“违规垂钓同比下降70%,2小时响应率提升了16个百分点,老百姓对长江大保护的意识明显提升。”
为筑牢交界水域生态防线,江津区还与四川省合江县积极推进渔政AI数字化协同联动。在摄像头抓取、识别违法违规行为后,后台会派单给川渝两地相应河段的网格员,第一时间处置涉渔违法行为。
江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杨小庆:“共享共用视频监控6个,覆盖交界水域的18公里范围,并且实现跨省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置。”
而在全市层面,我市已布局建设共享AI视频监控1000余个,实现“三江”干流全覆盖;探索建设“长江治渔”应用,涉渔风险隐患核查处置时长由一天缩短至2小时内。包括提升执法监管能力等举措在内,经过常抓不懈的努力,长江干流(重庆段)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从“无鱼”提升2个等级,长江鲟、岩原鲤、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明显增加。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健全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日前我市印发《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持续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持续强化执法监管、持续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等七大重点26项工作。目标是,到2027年底,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就业率保持在100%,需救助退捕渔民纳入帮扶体系率100%;非法捕捞发案率下降9%,督办案件侦破率保持100%;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达到63,提升一个档次。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雪仪 莫亚 特约记者 易南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