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在渝北区一小学旁的草坪里,一条毒蛇出现在草丛中,随时可能出现咬人情形,这可将过往的居民吓得不轻。幸好当地消防队员及时赶赴现场,将其抓捕放生,消除了安全隐患。
下午3点左右,渝北区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电话称,在辖区同茂小学旁的一草坪里,有一条一米多长的毒蛇来回爬动,十分吓人请求帮助。随后,渝北区消防救援支队调派了就近的消防救援站,出动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3点10分左右,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一条近2米长的原矛头蝮蛇,隐约出现在草坪的草丛间,并不停地吐着蛇信子。
据市民詹先生讲述,今天下午带着小孙子经过该草坪时,无意间发现草丛有些响动,仔细一看,便发现一条毒性较强的原矛头蝮蛇悄悄地在草丛里游动,当时可把他吓了一大跳,惊恐之余,詹先生便迅速拿出手机,拨打119报警向消防部门求助。
随后,消防队员立即做好防护措施,拿上捕蛇夹慢慢靠近,瞄准蛇头后快速用捕蛇夹将其夹住,然后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捕蛇袋内,并将其带到空旷处放生。
消防部门提醒,夏季正是蛇类出没的高发期,树林、草丛、水沟等地经常有它们的身影,有时还会到居民住宅“串门”。市民朋友不慎遇到蛇时,切记不要惊慌,然后主动避开它,并及时拨打“119”报警,等待消防救援人员的专业处置。
知识链接: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是蝰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具有颊窝的中型管牙类毒蛇。
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身体较细长。头背棕褐色,具略呈倒“V”字形的暗褐色斑。唇缘色稍浅,自眼后至颈侧具1条暗褐色纵纹。头腹色白,体背面棕褐色或红褐色,正背具1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斑周缘色较深,体侧各具1行暗紫色斑块。
原矛头蝮常栖息于山区、丘陵多草木之处。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蛙类等。分布十分广泛,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南岭地区尤为常见。
中国以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老挝。2000年8月1日,原矛头蝮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厅 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