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石柱:探索创新模式 保护传统村落

近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鹤镇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十户联防·双防护遗”传统村落巡查专项行动,开启传统村落预防性保护新篇章。

49eb885009155b0e9de4999d7a8f09c.png

在石柱县黄鹤镇山河村,工作专班采取“科技诊断+工匠把脉”协同机制,通过“技防监测+人防网格”双重体系,对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黄鹤镇山河村古建筑群进行系统性保护。在现场,技术人员使用应力监测仪对12处承重木柱进行荷载分析,并由本地传统工匠组成评估组,针对雕花构件风化、瓦面渗漏等5类典型病害提出“微干预”修复方案。特别是针对依山而建的两栋高危吊脚楼,评估山体护坡稳定性,疏通排水沟渠380米,确保古建筑群“与山水共生”的安全格局。为解决木质建筑防火难题,工作人员为47户重点民居安装独立式感应报警器,对11处古宅实施线路改造,既保障用电安全又最大限度保存建筑原貌。

在巡查的同时,村级文保志愿者面向村民开设“院落课堂”,通过发放《传统民居保护指南》、展示建筑构件病害标、讲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方式,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行动中,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aef58ca8497c3ae48d839b0d4bec938.png

据了解,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传统村落,既是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会让乡村有“美景”有“钱景”。

近年来,石柱县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充分利用传统古村落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原则,在加大“古院、古物、古树”和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保留村落风貌和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有效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持续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水平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先后建设和打造出一批既保留传统风貌和文化传承、又兼具现代生活条件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石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建立分级预警机制,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引导村民在保护利用中获益,让沉淀数百年的传统村落榫卯梁柱与新时代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  作者:何小敏 刘天  )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