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石柱黄水跻身全国旅游度假区第一方阵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全国新一批2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石柱黄水是全市唯一入选名单的度假区,标志着黄水成功跻身全国旅游度假区第一方阵,成为推动石柱乃至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微信图片_20240712112530.jpg

石柱黄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闻发布会现场 陈沾弟 摄

7月12日,在石柱黄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闻发布会上,石柱县人民政府县长郭小萍介绍了度假区的相关情况。

据悉,度假区位于石柱县黄水镇,距重庆中心城区230公里、县城50公里,度假区面积9.23平方公里,这个度假区是集旅居度假、康体养生、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度假区资源富集 得天独厚

这里拥有“高山气候、高原湖泊、原始森林、特色物产”四大特色的自然资源。这里地处神秘而奇特的北纬30°,平均海拔1500米,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1℃,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可以说是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一个绝佳之地,被评为“中国气候旅游目的地”。

这里还拥有最美的高原湖泊太阳湖和月亮湖,是渝东地区海拔最高、水质最优、植被最丰富的高原湖泊,是休闲疗养、游湖观光、水上玩乐的绝佳之地。这里紧邻大风堡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85%,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3000个以上,是最适宜清心养肺的“中国天然氧吧”。

这里特色物产丰富,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柱黄连”的主产地,全国60%的黄连产自于此,是“中国黄连之乡”;这里盛产有“水中人参”“植物锌王”美誉的莼菜,是“全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这里还拥有113个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是“中国康养美食之乡”。

度假区人文独特 风情浓郁

拥有“土家文化、巴盐古道文化”两大特色文化名片。这里可体验4000年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石柱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81%;是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发源地,还拥有土家啰儿调、土家玩牛、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22项市级非遗项目;这里是唯一登录中国正史的巾帼英雄、女土司秦良玉的故乡。

这里可体验2600年巴盐古道文化,黄水是“中国第五大古道”巴盐古道的重要驿站,拥有千余年历史文化传承,盐运民俗(背盐)、舞水龙、划旱龙船等民俗文化流传至今。

微信图片_20240712115930.jpg

度假区立足独特自然资源和特色土家民族文化

成功打造三条精品旅游路线

第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是文化体验之旅,沿线有非遗广场、土家大舞台、土家风情街和天上黄水大剧院,游客可以在非遗广场看非遗展演、逛非遗市集;在土家大舞台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在土家风情街感受“千人长桌宴”的热烈氛围;在黄水大剧院可以一起跳“万人摆手舞”,观看大型土家歌舞“天上黄水”。

第二条精品旅游线路是康养休闲之旅,沿线有4A级景区毕兹卡绿宫、康体中心、高原湖泊和金科茶园,游客可以在绿宫体验“森”呼吸、洗肺养生;在康体中心可以享受中医理疗、瑜伽健体;在太阳湖和月亮湖边可以观光漫步、看土家姑娘小伙水上对歌;在金科茶园可以品高山禅茶、赏巴渝新十二景“黄水林涛”。

第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是运动激情之旅,沿线有体育公园、动步公园、秘境黄水乐园和森林王国,游客可以在体育公园、动步公园尽情挥洒汗水;在秘境黄水乐园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加入精灵舞会,享受亲子欢乐时光;在森林王国体验星空露营、空中漂流、丛林穿越带来的户外激情。

度假区设施齐全 配套完善

旅游服务方面,一体构建信息咨询、导览解说、在线预订、私人管家等全方位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

交通出行方面,对外打造快进系统,沪渝蓉高铁黄水站可实现一个半小时重庆、三小时成都、四小时武汉、六小时上海,自驾游旅客可通过沪渝、石渝、沿江、石黔4条高速公路快速直达;对内提升漫游系统,开通了旅游专线,同时提供公交车、租车包车等配套服务。

餐饮方面,有各类餐饮534家、特色餐饮名店21家,推出“土司王宴”“莼菜宴”“土豆宴”“莲藕宴”四大名宴,充分满足游客的味蕾。

住宿方面,有绿宫、两江假日等高端度假酒店,也有精品民宿、森林木屋、房车营地等360余家,整个总接待房间数超过8360间,可满足游客的差异化住宿需求。度假区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日臻完善,购物中心、农贸集市、快递物流等生活服务高效便捷。

“下一步,我们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唱得更响,努力呈现全国最具生态美、土家味、民族风、烟火气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郭小萍邀请道,“借此机会,也向国内外广大游客朋友们发出盛情邀约,欢迎大家做客天上黄水,感受‘风情土家·康养石柱’的独特魅力,畅享‘绿色生态、养生养心’的康养生活!”

(  作者:陈沾弟 卞凯翔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陈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