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三河小学女足队站上第三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领奖台。当日,总决赛赛场上,三河小学女足队以5:0战胜新疆巴楚第三小学,卫冕冠军。年均11岁的姑娘们,决赛6战6胜、进球47粒仅丢球1粒,再一次拼出了三河女足的又一个辉煌。
11年,从零起步到卫冕全国总冠军,99名队员被选送到多所名校就读,7人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2人被评为未来之星,35人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几乎是个奇迹。
大山里的“铿锵玫瑰”通过足球赢得人生“王牌”。“三河女足”精神被揣在几代女足队心底深处,孕育、萌芽、传承。遇有顺逆,风雨彩虹,她都能成为“铿锵玫瑰”激励自己、砥砺前行的内心力量!卫冕全国冠军之际,是时候论论,“三河女足”精神到底是什么了。
人生不一定会赢,但是要努力去赢
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的成立,是时任三河小学校长孙晓鸣一场“异想天开”的教育试验。11年前,黑、瘦、小的农村留守女童们,面临的命运很可能是辍学,然后外出打工或者嫁人,一届一届如此循环往复。
孙晓鸣试图打通一条农村走向城市的通道,改变山里女娃的命运。
2013年,在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专业教练,甚至没有一个足球的情况下,学校组建了第一支留守女足队。当时,老师不解、家长反对、球队散乱、资金短缺,满是质疑,可谓举步维艰。
“哪怕只有1%的机会,我们也要100%地努力。人生不一定会赢,但是要努力去赢。”在水泥地足球场上,孩子们经常摔得头破血流,孙晓鸣忍着心痛,“咬牙切齿”地“训斥”十来岁的孩子们。
酷暑、雨雪,清晨、黑夜,踢球、踢球、还是踢球,吃得苦中苦的“魔鬼式”训练法,开掘出三河女足精神最初的源头。
跑如疾风,势如闪电,踢出的球如离弦之箭般飞进球门,迅猛而准确……2015年10月,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以黑马之势,打败“重庆皇马”,一举夺得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博得满堂喝彩,在全市教育行业引起轰动。
当年,参加比赛的9名六年级学生全部被重庆市37中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免择校费提前录取。这一次,她们拼赢了。
这样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三河女足中接续传承。
2017年,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获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颁奖词中是这样写的:纵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你们心中依然有爱、有快乐、有梦想。你们坚信,只要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早已成为石柱的名片、重庆的骄傲。
连续8年,名列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前三;11年里,捧回34个冠军15个亚军奖杯……无数次,她们硬是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来。
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放弃
“能不能再上”“能”
“能吗”“能”
“所有人,再上。”
12月3日,第三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决赛赛场上,6号队员冉心雨,不慎摔伤。当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教练郭新问她能否坚持时,稚嫩的声音回答得斩钉截铁。
踢片区赛时,对战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城灌新小学,开局连续失利,丢掉2球。郭新临场指挥,三河女足队员们重燃斗志,绝处逢生,最终4:2翻盘。
赛场竞争激烈,没有永远的冠军。“真正让我们骄傲的,不是一直胜利,而是她们从不放弃。”许多网友留言写道。
从不放弃,始终贯穿着三河女足的过去和现在。
2023年10月29日,第二届追风联赛总决赛中,三河小学遭遇“老牌劲旅”贵州大方县元宝小学。双方势均力敌,攻守两难。最终,三河小学犀利突破,以2:1获胜,捧回冠军奖杯。
“努力的人最幸运,我们相信,我们终将成为自己的冠军!”8号队员蔺文婧,今年11岁,在大山中长大的她经常步行三四个小时往返家和学校,这些经历不仅练就了她强健的体魄,更磨砺出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处顺境不惰,处逆境不怨。“铿锵玫瑰”们,小小年纪,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带给人们感动与鼓舞。
“全校学生都在女子足球队那里学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传承下来后,自然会变成她们前行的动力。这种精神说起来虽然似乎空洞,但其实都是积累在每一天的训练课、每一次的比赛里。”三河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马建伟说。
8月15日,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支大山的“铿锵玫瑰”登上全国大舞台,分享她们永不服输的足球精神和敢向命运挑战的少年志气。从那一刻起,她们不仅成为了自己的榜样,更成为了全国青少年的榜样。她们是了不起的石柱少年!
改变命运,永远战斗
“流汗,流泪,流血,不留遗憾;不怕,不躲,不服,永远战斗”,足球对于这些女孩来说,不只是一项流运动,它更像是一个载体,为她们点亮希望,让她们能够踮起脚尖触摸到“远方”:更好的教育、更宽的视野、更多的选择与可能。
9号球员谭紫涵,从小组赛、半决赛到决赛,以6场比赛进球24粒的战绩摘下最佳射手。她带球过人的动作轻巧灵活、十分漂亮,当防守者试图调整战术时,她已直奔球门而去,“我喜欢踢球,我的梦想是踢进国家队,站上更高的赛场。”
队里的10号马诗琴是不少观众看好的球员,她个头不高,笑容带着几分羞涩。可一旦站上赛场,就像一道风穿梭球场,屡屡在前场完成犀利的突破,为9号队友创造射门机会。她说:“学姐就是我的榜样,我也想通过足球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11年来,尽管女足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三河女足精神一直在激励着这支队伍成长成熟,向新的胜利目标奋进。
马庆林、李颖、张婕、马红、谭鑫焱、陶思芊……现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知名大学;马庆林、谭思琪、王若蓝还作为杰出代表出国交流学习。
经过各方努力,三河小学相继与西南大学附中、巴南中学、重庆市37中等多所重庆主城中学达成协议,由对方挑选合适的足球苗子,直接进入学校就读。近年来,已经有99名学生,被选送到主城名校就读,还没毕业的六年级队员,已经有主城多所名校考察“预定”。
一年接一年,她们的命运,已然不同。一届接一届,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战斗仍在延续。
什么是“三河女足”精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永不言败。它是遇败不馁,逢胜不骄;是不惧强敌,竭尽全力;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是以足球换明天,以足球赢人生。“三河女足”精神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体育层面,它既是赛场上的荣光,更是大山留守女童拼搏人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