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百炼铜终成绕指柔

——重庆铜梁铜丝画的进阶之路

我是“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独特的光泽和延展性,作为镶嵌材料,我早早就出现在了器皿和家具上。

P83A0315.jpg

小林镇街头的铜丝画元素。 陈刚 摄

“铜梁”,是一个闪耀着青铜时代古老印记的名字。在铜梁这里的一个偏远小镇小林镇,从民间使用的装饰材料,到进入校园成为特色教育成果,再到成为铜丝画特色小镇的独特元素,通过铜丝画,我作为普通人眼里冰冷的金属,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

庞书麟今年已经94岁了。但当想起20世纪40年代在小林民间第一次看到我的场景时,他仍然感觉仿佛就在昨天。

IMG_20230310_114601.jpg

用铜丝进行铜丝画造型。 李慧敏 摄

1948年,庞书麟从西南美专(现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回到老家小林瓦盖桥小学任教。看到木匠在家具上用我掐丝做装饰时,他被深深吸引了。

铜丝用于作画,自古有之。庞书麟尝试从手绘开始,在木板上临摹绘画作品,然后把铜丝粘贴在画上,最后上色。

女承父业的庞丽玲,在父亲美术创作的氛围中长大,也接触了铜丝作画这个少有人涉及的艺术创作领域。

尽管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我并不是他们艺术创作的主角,但他们发现和保护了我的美。我在默默流淌的时光中凝望,静待在某个经意或不经意的瞬间惊艳更多的人。

在庞丽玲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剪纸后,有一个她的同龄人,终于注意到了我。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小林小学担任校长的李兴华,面对当时百花齐放的文艺生态环境和改革转型期的美术教育,他想到了铜丝画。

IMG_20230310_114541.jpg

为铜丝画画面上色。 李慧敏 摄

经过向庞丽玲反复请教,李兴华正式将铜丝画带进了校园。那时候,我并不容易买到,老师们就去废品收购站找;水彩颜料不丰富,能做的题材也有限,但一根根铜丝连接而成的一幅幅传统人物线条画,已足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在那个文娱活动并不丰富的年代,我为那群农村孩子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更让他们深深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熏陶。

在这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学,每一位老师都会制做铜丝画,美术老师还成为非遗传承人。这门独特技艺,就这样作为学校特色教育成果被保护和传承下来。

时间来到新世纪,我惊喜地发现,我走进成了小林小学的每个课堂。

语文课上,老师用传统主题的铜丝画讲解古文中的故事;数学课上,我凭借易于塑造的特点成了几何教学的教具;思政课上,我又通过一件件孝老爱亲、爱国诚信等主题作品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IMG_20230310_114533.jpg

为铜丝画上漆。 李慧敏 摄

绘制草图、铜丝造型、画面上色、打磨、上漆、装裱,缠、编、圈、拧、套、捏、织、刺绣、粘接、镶嵌……这就是铜丝画的步骤和手法。做起来并不难,就是费工夫。一幅简单的铜丝画,也几乎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连最调皮的学生都能沉下心来,让我在他们的指尖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刘凤的《千里江山图》,陈雨涵的《贵妃醉酒》,夏苗洪的《误入藕花深处》……这些作品,是我的骄傲。

小林场镇街头一间有玻璃落地窗的屋子里,墙上、地上是各种风格的铜丝画,桌上摆着尚未完工的半成品,几个年轻的姑娘或在画板上作画,或在木板上上清漆,或手拿一圈细细的铜丝掐丝、镶嵌。

这是让我焕发更耀眼光彩的地方。

P83A0867.jpg

铜丝画小镇已具雏形。 陈刚 摄

这两年,铜丝画从校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在文化广场和街道节点,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小林记忆等主题鲜明的铜丝画橱窗,让场镇有了“文艺范儿”;铜梁龙、百年刘家大院、砂糖李、跑山鸡等本土文旅景观和特色农产品,也被塑造成了一幅幅铜丝画画作:在铜梁,铜丝画特色小镇已具雏形。

我还走进了乡村振兴车间带动就业。小林镇成立了“春生工作室”,川美毕业的“外来媳妇”许梦玫当上了非遗传承人,过去只会带娃的张星利学会了上漆和装裱,拿过工厂螺丝刀的罗荣燕拿起了掐丝的钳子;更多的姐妹们在工作室学会了铜丝画这门手艺,多了一份收入。

更美好的未来正在等待着我。我搭上了铜梁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通过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推介、体验教学和装饰订制等渠道,让铜丝画“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单纯的工艺品成为文旅产品,我也因此走上了一条商业化、产业化的创新创业路。

得知我成为老家文化旅游的主角,已是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的庞书麟,特意将自己所有作品的使用权免费授权给小林铜丝画,让铜丝画的一代代传承人无偿使用。

千缠百绕,百炼铜终成绕指柔。

(  作者:李慧敏 陈刚   作者单位: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陈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