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沟派出所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公安派出所、全国最早的一级公安派出所,是国务院命名的“人民满意派出所”。70年来,一代代民警始终践行初心使命,传承弘扬“廉政爱民”所训,居繁华闹市而一尘不染,历时代变迁而永葆初心,先后荣获220项国家、市级荣誉,是重庆乃至全国公安派出所的一面旗帜。
在大阳沟派出所有一项纪录,建所70多年以来,先后700余名民警在这里工作,无一人违纪违法,无一人掉队褪色,他们把廉政精神真正地融入了灵魂。为更好守护荣誉,派出所设立荣誉日制度,开展荣誉守护者活动。每名民警在荣誉室选择一份荣誉,在荣誉日当天,发出守护宣言,并在工作中全力践行。
护住荣誉,更要守好廉政的底线,只有底线守牢,荣誉才不会动摇。“越是老先进,就越要作风过硬、从严治警!”
青年民警陈信君在一次接处警中帮一位老人解决了多年的古董买卖纠纷问题。为表达感激之情,老人硬是要给陈信君送一个礼物,但被陈信君严词拒绝。事后,老人感慨道:“以前只是听说大阳沟派出所民警廉政爱民,这回我是亲眼见了,真令人敬佩!”
这里把爱民镌刻在骨髓,获得群众千面锦旗
辖区困难儿童小郑,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小郑一直寄养在姑姑家里,生活极为拮据。获悉情况后,服务队民警刘旭主动与小郑结对帮扶,隔三差五带上生活物资去看望小郑,关心他的成长和学习情况。每到六一儿童节,就带着小郑去游乐场、博物馆等地游玩参观,陪伴小郑快乐成长。今年过年,刘旭给小郑买了一身衣服,可是小郑一直没穿,这样刘旭十分疑惑。不久清明节到了,刘旭收到了郑姑姑发来的短信,姑姑告诉刘旭,在清明扫墓时,10岁的小郑特别要求要穿上刘旭送他的衣服,还在墓前告诉爸爸,这身新衣服,是“警察爸爸”买的。原来,小郑一直把这份爱放在心底,平时舍不得穿这套新衣服,特意清明节去穿给爸爸看。
警爱民,民也爱警。受到辖区民警照顾的孤老周婆婆经常到派出所,给单身民警缝缝补补;孤老马自力因为搬迁不得不离开大阳沟辖区,在离开的前一晚,她亲手绣了一副“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的锦旗连夜送到派出所……
这里平安视作生命,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常年保持在98%,获220项荣誉
70多年来,一代代大阳沟人坚决筑牢平安基石。从一盏马灯护送的平安,一盏路灯照亮的平安,一个高清监控镜头守望的平安,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守护平安初心不变。“七铺联防”织密社区防控网;“天网工程”构建平安大格局,辖区群众的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派出所被群众誉为“解放碑的守护神”,凭实力硬核获220项国家、市级荣誉。
“做公安工作,最大的道理莫过于让群众感到生命、财产是安全的,总是太太平平的。”多年来,派出所民警坚持将“保民安”视为最大的爱民,竭尽全力把“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一桩桩事情办好。
近年来,电信诈骗呈现高发态势,派出所不断思索解民忧之策,跳出传统侦查模式,构建派出所、刑侦反诈中心和网安支队等警种合成作战机制,多侦并行、同步上案,不断提升攻坚克难破案能力。
“八年了,这事儿一直挂在心坎上放不下啊!这几年我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兴过。”2020年4月22日上午,辖区群众赵先生和儿子将两面锦旗送到民警手中。2012年,赵先生为解决儿子上学问题被诈骗12万元,嫌疑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大阳沟派出所民警8年追踪不放弃,不断调整侦查方向,结合电信诈骗侦查技术,多警种合成作战,终于将嫌疑人绳之以法,并追回了全部的损失。
结合新时代实际情况,大阳沟派出所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办法:首创解放碑商圈一铺报警、六铺联动的“七铺联防”工作模式,为40余家商铺配备对讲机、安全钢叉、盾牌等装备,形成一呼百应、整体联动良好局面;组建600人专业社区巡防队,24小时全民巡防、群防群治,保持“警察常守、警车常巡、警灯常闪”,筑牢平安防护墙;将“民心天网”视频镜头向解放碑步行街、洪崖洞、长江索道等“网红景区”和背街小巷延伸,实现“警力围绕警情走、警力同步警情防”,挤压犯罪空间;制定校园周边“护学岗”定点、“高峰勤务”巡线、“警衣卫”信箱求助等制度,全力守护校园师生平安。
70多年来, 42万件好事,30万元爱心基金的捐赠,1500名孤老与2200名困难儿童的帮扶,3000余封感谢信,600余面锦旗,途释着不同的时代大阳沟民警亲民爱民的公仆心。2007年,派出所成为中西部首个被国务院授予的“人民满意派出所”;2019年,派出所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谱写出“廉政爱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