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许多人都会使用微信进行支付、在线转账缴纳学费,可是有时候一不小心“看走眼”或是“手滑”,就容易出现“乌龙”事件。近日,市民蹇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事儿。
1月12日早上,市民蹇女士急匆匆跑进重庆市沙坪坝区联芳派出所报警,称自己一时疏忽,误将钱打进了“骗子账户”请求民警帮助。
值班民警看到蹇女士心急如焚,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安抚后,对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原来,蹇女士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学校家长群有几条信息未读,点开一看,最下方是一条催收学杂费的通知,详细记载了收费明细和收款账户。蹇女士想着临近期末了,按惯例是要缴纳下一学期的学费了,当即按照图片上的账户及金额进行转账,并将缴费目录截图发到群里表示自己已交相关费用。
截图发到群里后,马上又有学生家长提醒:快撤回!快撤回!蹇女士以为发截图打扰大家了,赶忙撤回。然而群里家长们的提醒这是骗子的账户,不要往里面打钱,这才让蹇女士震惊了,急忙往前翻聊天记录,才发现自己闹乌龙了。
原来,近期有骗子冒充老师或者教务处以催收学费为名骗钱,学校老师便在家长群发了一条消息,提醒家长们注意不要被骗。没有想到,粗心的蹇女士只看了示例图片后,便将钱转到对方账户,闹了一个大乌龙!发现钱转错后,蹇女士第一时间赶到联芳派出所报案。
目前,警方已进行立案侦查,相关涉案账户已被冻结。通过蹇女士的遭遇,民警想给大家分享如何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的小妙招:
一、电信诈骗宣传时,切记在示例图片、涉骗账户等资料上进行标识,避免出现好心办了“坏事”;
二、学生家长在网络平台收到类似缴费通知时,先与老师或者校方确认后再进行转账,如果可以,设置“延时到账”,避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