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江津四面山又发现国家“三有”动物红白鼯鼠

“毛茸茸的身体,大大的眼睛,长而蓬松的尾巴几乎遮住了脑袋,一身红毛很是亮眼……”近日,江津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四面山森服中心”)疫源疫病监测站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一段国家“三有”动物——红白鼯鼠在地上觅食的精彩画面。

视频由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

画面中,一只红白鼯鼠将尾巴高高翘起,在树林间蹦蹦跳跳,时而在草丛下嗅闻寻找食物,时而驻足聆听林间声响,两个“探照灯”似的眼睛也不断扫视周围,动作机警伶俐,非常可爱。

据悉,红白鼯鼠长相酷似松鼠,隶属于松鼠科、鼯鼠属,体长35-60厘米,面部和胸膛呈白色,眼圈和周身呈枣栗色;喜欢昼伏夜出,瞳孔特别大,能够适应夜行弱光环境,因而夜视能力极强;白天常蜷伏在树洞中,黄昏后出来活动觅食,常以树木的嫩芽、嫩叶、果实等为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坡森林地带或石灰岩隐蔽处,国内主要分布于重庆、四川、陕西、云南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红白鼯鼠 照片由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红白鼯鼠身体两侧及后腿之间有一层翼膜,当四肢伸展后就像打开了一把滑翔伞,利用该结构,红白鼯鼠能够在树林间从高处向低处滑翔20—50米距离,并用尾巴来平衡身体,因此鼯鼠在我国各地又被称为“飞狐”“飞鼠”。人类翼装飞行就是受到了它们的启发。

“红白鼯鼠胆小机警,多栖于高大乔木的树洞中,此次能拍到四面山红白鼯鼠下地觅食的珍贵镜头,实属难得。需要注意的是,分布在四面山的红白鼯鼠为宜昌亚种,与其他亚种在体型和斑纹上均具有一定的差别。”监测站工作人员封镀介绍。

下一步,四面山森服中心将深入研究红白鼯鼠生活习性,继续布设人工巢箱,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提供更多、更安稳的居住场所,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促进其在自然状态下的繁衍生息,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  作者:邓浩 丁胜   作者单位:江津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