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彭水保家镇:野菊花绽放 村民采收忙

初冬时节,保家镇东流村发展的野菊花喜迎丰收。

11月9日,走进野菊花基地,一簇簇野菊花开满田间,把大地装饰成了一片金黄色,香味更是沁人心脾。村民们提着篮子正在采摘野菊花,现场欢声笑语,一片忙碌景象。

...

村民们正在采摘野菊花。张 影 摄影

记者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发展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也成了驻村工作队的重要任务。保家镇东流村驻村工作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用摞荒地引导村民种植野菊花,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东流村依托“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与中药材公司签订订单种植野菊花50亩,公司在野菊花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收成之后采用定价收购方式进行回收,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除了带动村民一起种植野菊花,村民农闲时节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在野菊花基地,村民们一只手挎着提篮,扶着野菊花枝干,另一只手在一朵朵菊花之间跳动,一朵朵鲜艳的野菊花就这样落入提篮。

...

村民正在采摘野菊花。张 影 摄影

村民夏小花是东流村村民,她也成了野菊花种植基地的工人。“我家住在附近,来这里摘野菊花,工作还算轻松,收入也还可以,一天可采摘15至20斤,100元一天,野菊花基地采摘期有一个月左右。”夏小花边摘边说。

在众多采摘野菊花的村民中,冉小花也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在这里打零工,每天要摘20斤左右,收入80元一天,虽然工资不高,但时间自由,平时活路不累人,有时间就在这里务工。”

记者看到,在野菊花初加工现场也非常热闹。蒸锅上热气腾腾,野菊花采摘完立刻送到初加工点,杀青、烘烤一气呵成,保证了品质和口感。

...

村民将采摘下来的野菊花倒入筐中。张 影 摄影

“这个就是没经过杀青直接烘干的野菊花,颜色和口感跟杀青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收购商上门看过后,要求我们要经过杀青处理,我们也是第一年种野菊花,还没有经验,如果不杀青,烘干后颜色是青的,影响收购价格,经过杀青过后,加工出来是金黄色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提升,收购商给的价格也更高。”加工厂相关负责人胡顺清说。

东流村发展野菊花种植,迈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喜人一步。

“乡村振兴重点在于振兴产业,野菊花是东流村重点打造的产业基地。目前种植规模是50亩,每亩能产200斤左右的干野菊花,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每亩的产值有3000元,除开种植和劳务成本每亩的净利润大约是1000块钱,采摘加工完毕后,预计村集体纯收可达5万余元。”东流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进杰说。

(  作者:张影 廖凯易   作者单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