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治理 > 正文

【战高温】突出数智赋能 城市治理见“精度”显“温度”

这段时间,重庆连晴高温。各地各部门强化预警预报、突出数智赋能,从织密森林防火网到为市民提供纳凉空间,全方位应对高温考验。

走进市林业局,大屏幕上闪烁的光点实时标注着各地的风险动态,这是今年5月向全市推广运行的“智慧林长 · 森林防灭火”场景。该场景汇集3625台摄像头、53架无人机、3638台林下红外设备等,一旦识别到火情,可自动抓取图片、视频,发出报警并派单至责任人员。

市林业局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与安全生产处工作人员胡建辉:“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报警信息120余万条。”

在垫江县桂溪街道下拱桥森林防火区,7支带装巡逻队伍结合无人机加密巡护,40余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实现“空天地”智能协同。

垫江县桂溪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邓俊:“一旦发现火情,可及时将信息推送林区相关负责人,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为筑牢森林防火墙,市应急管理局也联合多部门对各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要节点风险管控做出安排部署。市航空救援总队下属各基地驻防直升机、无人机持续开展空中立体巡护,平均每天巡护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

市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管理处副处长袁亮:“我们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管控工作,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法律法规,严禁违规用火。”

得益于数字重庆建设,高温下的城市管理也更加精细化。早上八点,在江北区溉澜溪体育公园, 两百个植物灌溉喷头准时启动,较传统人工浇水,既降低了用水量又提高了植物保水度。而公园的浇灌信息,则通过各区城市治理监控中心,实时传输到市城市管理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宋到芾:“目前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城市供节水、城市桥隧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我们都正在推行智慧管理和AI赋能。”

高温下,城市管理见精度,民生服务显温度。重庆轨道交通的146座车站持续开放纳凉区,成为市民纳凉的好去处。

市民:“以前是防空洞乘凉,现在是轨道站和商场乘凉,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又方便又舒适。”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