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品质”。当前,我市正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突出群众所愿即城市所向,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推动群众生活面貌、城市环境风貌不断展现新气象。
在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红星亭坡片区的老旧楼栋依山而建,内部最大高差超过30米。过去,七栋居民楼被围墙分割成四个孤立院落,“出行难”成为居民们的“心病”。为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当地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启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如今,约240米的无障碍环形步道,将七栋居民楼连通,3台爬楼机打通小区所有的坡坎,配合5部即将投用的无障碍电梯,让居民回家从 “爬坡上坎” 变 “抬脚就到”。
渝中区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居民肖安志说:“以前全部是坡坡坎坎,我们这上面岁数大的人很多,走起很恼火,现在路很整齐了。”
渝中区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刘侨说:“根据各类人群需求,修建了5部电梯、4个口袋公园、抬升3级台阶、建设2条步道、打造1个居民之家活动中心,将原来互不相通的独立片区,连通为一个小区统一管理,所有居民都能共享公共资源。”
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政法委员、副主任张海波说:“在这次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在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束,让老百姓来评判,全力为老百姓打造一个幸福、稳定、安全、舒适的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两江四岸”的更新也让群众受益。走进不久前建成投用的“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沙坪坝中渡口码头段,1.16公里岸线完成修复,昔日滩涂地变休憩观景空间。
市民周淑伦说:“旧貌换新颜了。”
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城市提升统筹科分管负责人杨沛毓介绍,接下来,他们将在沿线增设停车场、运动篮球场等设施,有机串联“洞舰一号”、步月湾等特色岸线节点。
从社区“小切口”到两岸“大场景”,城市高质量发展全面加速。市住房城乡建委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城市片区更新攻坚行动,全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221个,实施大礼堂片区等15个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一体提升城市能级与产业能级。
市住房城乡建委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处处长邹家驹表示,将“清单化”“事项化”贯彻落实全会部署,健全可持续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打造城市更新示范片区30个以上,营造更多生活、创业、消费新场景,以高质量城市更新,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