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双节”同庆点燃消费热潮 全市消费总额同比增长8.86%

刚刚过去的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八天超长假期里,中国上演了规模空前的人员流动。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火,商圈景区人气十足,各地假日消费活力迸发。重庆假期的消费市场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86%。在供需两旺的假日山城消费图景里,文旅消费是重要的增长点。

高涨的出游热情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长活力

“双节”假期,重庆稳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前十名,文化旅游市场表现强劲。10月1日至10月8日,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01.5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2%;国内游客花费196.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4%。全市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1.2%。

在奉节,游客从白帝城码头出发,乘船进入瞿塘峡口,江面波光粼粼、两岸郁郁葱葱,壮美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陕西游客 崔心妍

看到了祖国的大好山色,也体会到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那种感觉。

在游客接待持续走高的同时,文艺演出和文博展览也热力全开。全市29家主要剧场和重点演艺新空间累计演出567场,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4%;累计接待观众约16.5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6%。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全面取消参观预约制,策划推出72个展览和152项社会教育活动,三峡博物馆等16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全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220.68万人次,同比增长25.8%。

这个长假,重庆有多火?重庆火车站累计发送旅客252.9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31.6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加25.9万人次,增幅11.4%。高速路网方面:全路网总车流量1534.72万辆次,日均191.84万辆次,日均同比上涨11.26%。单日车流量最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当天的车流量高达230.51万辆次,创下了重庆路网国庆假期单日车流量历史最高纪录。

如何将这样高涨的出游热情转化为消费增长活力?重庆各地文旅主体的做法,是坚持场景创新与内容升级。以长江索道为例,景区将北站和南站共18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焕新打造成了名为“重庆盒子”的时尚新潮打卡空间,集打卡、美食、文创于一体,大受好评。

“夜经济”蓬勃发展

在持续为市民游客创造多元化文旅消费场景体验的同时,夜经济成为激活假日消费的又一关键动能。“新韵重庆” 无人机灯光秀,从9月30日到10月7日,连续上演8场。9月30日晚的两江交汇处,夜空中两只俏皮的大熊猫“捧”出写有 “喜迎国庆” 的红色长联。随后,巨大的红心缓缓铺开,“爱我中华” 四个大字纵贯天际,这一幕幕充满国庆氛围的图案,让现场游客欢呼声此起彼伏。

随着无人机闪烁变换,奉节的灵山秀水、忠县的石宝古寨一一出现在人们眼前,光影之间的雄奇山水魅力十足。

意大利游客 Letizia

这是一个神奇的城市

有很好的氛围

还有像我们刚刚看到的精彩表演

作为重庆最具辨识度的文旅名片,“新韵重庆” 无人机灯光秀“双节”的8场直播,全网累计观看量超8200万。节日期间,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上,“重庆无人机”搜索量,日环比增长超70%,可观无人机灯光秀的餐厅和酒店搜索量增长超253%。

在黔江,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濯水古镇,上新了一批特色夜间文旅项目。夜幕下,10余艘“鹊桥船”组成金色长龙,与光影变幻的风雨廊桥、吊脚楼群相映成趣,还有非遗“打铁花”与“水上火壶”表演,视觉呈现美轮美奂。

在永川,松溉古镇将以“千灯”为核心意象,通过“月宫幻梦”景观、“花月入梦”特色灯饰、创意巡游和NPC沉浸互动等多种方式,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的独特文化体验。古镇8天累计接待游客12.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0.79%。其中,选择夜游的游客,占了大多数。

永川区松溉古镇游客 赵湘然

我感觉古镇的灯火通明与它的幽静交相辉映,我感受到一股文化传承之感。

重庆是“不夜城”,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从7月延续到9月的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组织超万家商户参与,吸引超1.8亿人次体验,拉动活动现场及周边消费超65亿元。延续这一态势,“双节”期间,山城的夜经济再成爆点。

龙门浩老街、磁器口古镇推出夜游市集和民俗夜演;江北大九街旅游休闲街区推出高品质夜赏演出;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打造“场景+音乐+美食”沉浸式夜游体验,8天累计接待游客超101.2万人次,夜间客流占比显著提升。

从夜市到夜间经济商圈、文旅消费集聚区,山城的“夜经济”正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升级。说完“夜经济”,今年长假的消费市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政策加力助推市场热力。

政策加力助推市场热力

供需升级,政策加力。“双节”假期,各地促消费政策加快落地,助推市场热力全开。在綦江区营盘山广场,国庆中秋欢乐购物节,带来了土特产品、服饰家居、餐饮文创等一站式消费体验。新能源汽车展区内,多款热门车型集中亮相,良好的续航性能,优惠的补贴政策,吸引了众多市民现场咨询。

参展商家 王正川

双节活动期间,部分车辆综合优惠含补贴2万到5万元,价格比平时更加划算。

在九龙坡重庆艺术公园,“光影奇旅”啤酒音乐节热闹非凡。人们一边吃火锅,一边看演出、逛市集,消费形式也从传统餐饮升级为“吃+玩+社交”的沉浸式体验。“双节”期间,重庆全市共推出六大主题350余场活动、超3亿元让利,充分释放黄金周消费潜力。

市商务委消费促进处副处长 刘朝斌

聚焦“潮尚、畅游、美食、演艺赛事、夜间消费、大宗消费”六大板块,营造“吃得爽心、买得称心、玩得开心、游得舒心”的假日消费氛围。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假日,是消费成色的“试金石”。2025“国庆中秋”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在全国消费金额Top5的城市中,重庆的微信支付消费金额、笔数均为第一,超越北上广深成为“双料冠军”。

山城假日消费的蓬勃气象,映照出城市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接下来,重庆如何进一步释放动能,更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假和春节旅游消费旺季?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丹教授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提升。

一是深化场景创新:以前沿科技为媒介,推动商业、文化与旅游在更高维度上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强大标识性与辐射力的消费IP,构建能承载文化精神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消费场域。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设计更具前瞻性和结构性的政策工具箱,精准滴灌消费链条的关键环节,系统性点燃全民的消费意愿,将短期的激励政策内化为驱动市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三是提升服务品质:将消费环境的优化上升至塑造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通过智慧化赋能与人性化关怀,打造无缝、流畅且充满温度的高品质体验。从“满足需求”迈向“创造感动”,以此确立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

“双节”假期,有人奔赴山海,有人漫步城市,还有人看比赛、听演唱会……这些鲜活的片段,彰显着消费市场的无限活力。随着新型消费场景的持续迭代、优质供给的不断扩容,我们期待着,山城消费故事,再启新篇章。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春春 袁媛 李艺 李波 尹力 李嘉博 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