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市交通年均投资迈上1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约6%,“十四五”规划的28项主要指标中已有22项提前完成;“2小时重庆”交通圈基本建成,全市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19.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新增约1.4万公里。其中,铁路营业里程3130公里,高铁1356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了51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702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了1300公里。
市交通运输委主任何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南向3条铁路通道、10条高速公路通道格局;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2.2万班次,全市外贸进出口货物运量中,92%是通过水运完成。”
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永忠:“创新开行8条‘千里轻舟’货运班轮航线,全市航道总里程达4472公里,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
除了“物畅其流”,“人享其行”也更加便捷。在城区,多层次立体交通加快塑造。
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郝祎:“城市交通筑就‘1小时生活圈’,每天超100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
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万雅芬:“2024年江北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较‘十三五’末增长39.3%。”
助力乡村振兴,交通建设同样快马加鞭。“十四五”以来,我市投入33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6万公里,总里程达16.8万公里,路网密度西部第一。
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任洪涛:“全市行政村都通了客车、通了快递,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 。”
重庆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杨夏:“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5%,更多农产品实现了快速出村进城、走向全国、跨出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