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就业帮扶、农业管理、行政审批效能提升等积极行动,推动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不久前,重庆人力社保部门面向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发布了一项免费到短剧剧组“体验式研学”的邀请,为大家提供短剧制片、场记、摄影等岗位。消息一发,咨询电话立马被打成了热线。来自西南大学的研究生吴坪栖,成为首批30名参训学员之一。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吴坪栖说:“这次是跟着真实的短剧剧组,去真实地实践,对于我以后在就业的选择上多了一个考虑的方向,很棒(点赞)。”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这样的培训机会以前也有不少,但大多聚焦传统行业,而且以理论学习为主。今年以来,人力社保部门针对这一痛点,着力打破传统模式,让培训向新经济新业态延伸, 变“纸上学”为“实践行”。
市大学生就创中心工作人员田婷说:“我们将不断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培训路径,让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融入工作日常。”
同样是主动担当作为,在服务群众中见实效。市农业农村委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和违规出借资金等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开展排查,并开发推广“渝农资产智管”智慧应用,对问题及时预警,以“铁腕”展开整治。依托这一平台,不久前,云阳县长河村98户村民就拿到了被养殖场拖欠的土地流转费。
云阳县人和街道长河村村民向盛全说:“有两年钱没给,工作人员来了解情况,后面给养殖场的老板做工作,今年就一起给了。”
市农业农村委政策与改革处处长商勇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推动农村集体化解债务2.1亿元,清理不规范合同3110起,追回违规出借资金2亿元。
聚焦不动产“办证难、领证慢”等突出问题,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制定了12条整改措施。在巴南不动产登记中心,农村不动产登记升级为全程网办,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巴南区南泉街道双桥村村民李静说:“不到两小时时间,我的房产证就给我办下来了,效率真的是太快了。”
巴南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干部向蕾介绍,从以前群众到他们的窗口申请,到他们现在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为了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各地还深入基层,开展细致调研。在渝北玉峰山镇玉峰村,仅有的两个公交线路,难以满足偏远片区居民的出行需求。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地多部门联动,新增两条公交线路,将公共交通延伸到交通盲区,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渝北区玉峰山镇玉峰村村民周永红说:“现在859和648两条线开通过后,到两路很方便。”
渝北区玉峰山镇党建办主任严心表示,下基层听民意,用心、用力、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