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一年来,我市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与“416”科技创新布局融合发展为牵引,加快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位于重庆海德世的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工程师正在对最新研发的智能侧开门系统进行第15万次性能测试。通过自主开发的控制器、电动限位器和防撞雷达,车门可实现手势开关、精准防撞、智慧悬停等炫酷功能。很快,这项创新成果就将批量“上车”。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主任梁天太:“我们致力于人机一体化新产品的研发,从原来的单一机械产品向电控电驱的模块化产品转变,整车的出车效率能够大大提升。”

深耕行业多年,海德世已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拿下200多项技术专利。为了加快科创成果落地,企业还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建起近20万平米的智能制造工厂,每年可为宝马、丰田、阿维塔等车企提供500万台整车配套。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屏:“我们将投入近5亿元,引进海内外高端技术人才,持续突破智能门系统、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运用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预计今年年产值会突破30亿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年来,重庆提质实施“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18家、科技型企业11296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82%,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产学研用协同联动也让创新发展成色更足。在位于两江新区明月湖畔的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1600°C大型塑性成形装备,正在开展对高性能钛合金进行等温锻造的中试验证,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即将从这里诞生。扎根重庆四年,科创中心已在先进金属及其热制造领域突破9项“卡脖子”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副主任刘川:“依托西工大材料学院材料学科的优势,形成高校原创理论创新,重庆工程化验证和产业化公司协同转化的这么一种模式。我们能把科研和市场对接起来,做强技术转移转化的全链条体系。”

在这个链条上,科创中心共孵化出6家创新型企业,服务国家航空航天航海工业发展。其中,专注大尺寸复杂结构钛合金精密铸件研发制造的重庆两航公司,已具备年产380吨的铸件能力。

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威卿:“继续依托这种‘科创+产业’的模式,加大生产线的智能化建设,力争在五年之内,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空航天用钛合金铸件的领先企业。”

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庆大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目前已累计创建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113家,首批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17家,产业生成能力稳步提升。重庆制造业创新发展指数达86.5,居西部第二。

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伟:“打造了金凤实验室、嘉陵江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载无人机、海上风电装备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实现突破。”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速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重庆制造,打造吸引年轻人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生态,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

(  作者: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国盛 肖洁 宋念念 富治平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