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从创业者到“引路人” 重庆“金牌陪跑人”计划激发双创活力

走好创业“第一步”,离不开专业“陪跑人”的助力。5月13日, “科学家·创业者·陪跑人” 交流对话会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举行。创业路上的“陪跑人”如何陪,怎么跑?来看记者的观察。

当前,人才创业普遍面临供需对接难、风险管理难、早期融资难、资源链接难的“四难”困境。而专业“陪跑”队伍通过整合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陪跑人”有着多重身份:既是企业负责人,又是高校教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六年前,冯文学与几名“海归”同学回到家乡重庆,创立了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如今公司年营收已突破千万。现在,冯文学正以“陪跑人”的新角色,帮助更多创业者在重庆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人才代表、瑞希(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文学告诉记者,这个过程的关键难点其实他都走过了,在资金还有各方面的配套得到了“陪跑人”的支持和帮助,所以他现在也在做重庆医药卫生行业科学家陪跑的工作。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目前重庆共有330余名专业“陪跑人”,为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人才创新创业“金牌陪跑人”队伍建设方案。按照计划,未来3年,我市将打造100名左右的金牌技术经理人、金牌职业经理人、金牌投资经理人以及金牌孵化器管理人。方案还首次将实绩突出、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的“陪跑人”,体系化纳入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范畴,并享受相应政策服务,激励陪跑人专业“陪”、安心“跑”、成就“人”。

职业经理人 世通药业(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凡新介绍,这个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对职业陪跑人一个很好的肯定。

在交流对话环节,专家建议,重庆要强化政策集成、串联资源要素、做实科创平台,将科学家、创业者、“陪跑人”等创新要素高效聚合,转化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场还举行了海内外优质人才项目入驻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签约仪式,为重庆技术转移学院揭牌。该学院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技术转移方向研究生学历教育,创新构建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体系。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曾维伦表示,整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的资源,既开展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沙盘推演的理论教学,同时也组织学员走进创新主体实习,推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  作者: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旖 张阳阳 卿一学 方芳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