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突破“北稻南植”技术瓶颈 垫江种出“东北稻”!

7月30日,位于龙溪河畔的垫江县普顺镇磨滩村“稻富香米”示范基地传来喜讯:测产数据显示,亩产约1100斤。这一源自东北的优质水稻品种成功落地,标志着“北稻南植”技术在垫江取得突破。

收割机正在收割一季稻1.jpg

收割机正在收割一季稻 魏瑞 摄

将这粒“北稻”金种子引进垫江的,是重庆市富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道富。曹道富是垫江县普顺镇人,多年深耕东北三省,积淀了成熟的水稻种植技艺。他看准了北方优质稻米的市场潜力,以及垫江地处龙溪河畔的生态禀赋,决心将东北的香稻引至垫江。

南北跨越千里,“水土不服”是首要难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曹道富团队与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展开紧密合作。团队通过精准基因筛选技术,锁定了“稻富香2号”和“稻富香6号”两个适应性品种,并将其带回垫江。

公司总经理曹道富介绍水稻生长情况.jpg

曹道富介绍水稻生长情况 魏瑞 摄

曹道富介绍,筛选出的这两个品种颗粒饱满、米脂丰富、口感佳,从源头上保障了品种优势。同时,团队对龙溪河畔的水土进行了系统检测,确保水质pH值(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与北方稻种生长需求精准匹配,为东北稻香米在垫江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

团队自主研发的氨基酸生物肥料,也成为试种成功的“制胜法宝”。记者了解到,该团队施用的是经纯粮食发酵制成的有机肥,富含大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整个生长周期内不需要二次施肥。这种有机肥能促进根系发达、调节土壤环境,更能显著提升稻米口感和健康品质。

稻富香米(左)与传统水稻(右)对比.jpg

稻富香米(左)与传统水稻(右)对比 魏瑞 摄

记者了解到,今年在普顺镇首季试种的稻香米生长周期仅140天,较传统水稻缩短25天左右。在曹道富看来,除了品质好、产量高外,较短的生长周期是稻香米在垫江出产的又一显著竞争优势,“生长周期更短,可以实现错峰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不仅如此,团队结合当地种植传统,已启动稻香米二季稻的试种。原本“一年一季一收”的东北稻种,在垫江成功探索出“一年两季双收”的模式,实现效益大幅跃升。曹道富介绍,正在移栽的第二季稻,预计亩产可达800-1000斤。总体而言,该模式的综合效益比传统水稻种植预计提高20%以上。

工人们正在进行二季插秧.jpg

工人们正在进行二季水稻插秧 魏瑞 摄

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反馈。首批垫江产稻香米,保留了引种源——东北五常大米的柔韧弹润与清香回甘特质,售价比本地大米普遍高出每斤2-3元,且深受消费者青睐。

工人将一季稻装车.jpg

工人将一季稻装车 魏瑞 摄

对于市场前景,曹道富信心十足。他表示,最近各地种植户陆续前来观摩“取经”,明年他计划在垫江及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推广,结合龙溪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稻富香米”为核心,打造“普顺香米”地理标志品牌,构建“种植—加工—副产品利用”全产业链,并配套建设深加工基地。同时,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规划稻田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  作者:柏青青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