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川渝鄂地区持续高温,重庆主城区气温多次突破40℃。而武陵山脉深处,渝利铁路黄水站凭借平均23℃的清凉气候,成为炙手可热的“避暑驿站”。面对如潮客流,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精准施策,以优质民生服务织密“清凉网”,让这条串联绿水青山的铁路线,成为输送清凉与便捷的“民生动脉”。

7月1日至8月6日,黄水站发送旅客5.58万人,同比增长43.98%;8月4日发送量超3700人,创历史新高。为疏解“避暑大军”压力,涪陵车务段迅速启动高峰保障机制:在原有图定列车基础上,每日增开1对周末线动车,与4对日常列车形成“公交化”开行模式,有效疏解出行压力;协调地方交通部门开通直达大风堡、月亮湖等核心景区的摆渡车,旅客出站后最快40分钟即可抵达避暑地,打通景区接驳“最后一公里”。

候车室内,“清凉补给站”免费提供温水与防暑药品;党团员青年志愿者穿梭服务,解答换乘咨询、帮扶重点旅客、处理失物招领;针对黄水海拔高的特点配备的“应急医疗包”,为突发不适旅客筑牢健康防线。“一出站就凉风拂面,工作人员还递来温水,服务真是暖到心坎里!”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由衷赞叹。

黄水站的火爆,源于其独特的清凉优势:平均海拔1560米,夏季均温23℃,森林覆盖率达88%,负氧离子含量远超城市,被誉为“渝东绿肺”“天然空调”。铁路的畅通,让这片深藏武陵山区的清凉秘境,迅速成为都市居民消夏纳凉的热门之选。

依托铁路带来的便捷,黄水周边旅游资源焕发活力:大风堡原始林海中,游客漫步玻璃悬廊俯瞰万顷碧波;毕兹卡绿宫的林荫小道上,孩童溯溪嬉戏,大人倚吊床小憩;千野草场的石芽草甸间,露营帐篷星罗棋布,白天纵马驰骋,夜晚篝火旁跳起欢快的土家族摆手舞;月亮湖泛舟、油草河漂流……丰富场景满足了家庭游、亲子游、康养游等多元需求。

铁路客流红利与地方文旅资源深度融合,让避暑体验愈发丰富。黄水老街夜市人头攒动,土家腊排骨火锅、莼菜鱼羹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包月常住”的旅居模式悄然兴起;天上黄水大剧院的《太阳鼓》民俗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度假区酒店、宾馆、民宿及周边农家乐持续满房,“白天避暑、夜晚赏艺”的夜经济格局已然成型。据统计,7月以来,当地度假区及周边景区共接待游客630.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9%、30.05%。
从织密交通“清凉网”到激活避暑经济,这条铁路既为都市人送去夏日惬意,更让武陵山区的“凉资源”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热产业”,注入蓬勃发展活力。
摄影:涪陵车务段 张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