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信用成渝”为区域信用统一夯基础、作示范 为推进全国统一信用建设助力

微信图片_20250704145911.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周凯航 摄

7月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银政表示,区域信用统一是破除地方信用壁垒、打通区域市场微循环的关键举措。今年5月重庆和成都签署共建“信用成渝”框架协议,“信用成渝”建设是全国区域信用建设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将形成成渝信用共建、共享、共治生态圈,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信用建设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微信图片_20250704151309.jpg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一是共建信用合作机制。出台构建成渝地区信用监管体系实施意见,建立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全链条联合的信用监管机制。共同制定全国首个跨省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清单,统一了26项药品安全监管标准,制发了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等9个信用专项政策,共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指标,实施企业年报“申报同标、服务同质”行动,通过信用标准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规则,打破两地原有的政策倾斜、地方保护等非市场竞争因素,便利企业跨区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共享信用信息资源。推进信用修复、信用奖惩、信用合规等信用信息跨区域互认,启动打造成渝“可信数据空间”,通过建设经营主体数据共享专区,促进跨区域信息资源集成,为经营主体信用精准画像。近年来,我市建成“山城有信”“渝悦信用”等多个信用监管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了37个市级部门信息联通,归集了涉企信息1.5亿条,公示系统访问量70亿次。通过成渝“可信数据空间”信用状况的初步筛选,让更多信用质优企业的商品流入市场,让信用差的企业被市场拒之门外,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格局。

三是共促信用监管协同。发挥信用建设“风向标”作用,实行“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打通跨省数据传输通道,规范文书格式、简化办事流程、减少申请材料,依托全国统一平台实现异地信用“一键修复”,“不见面”信用修复56.5万户,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通过实施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任职资格限制等措施,加强失信惩戒,以受限促守信,推动形成“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深化“信用成渝”政策协同与合作共建,推进信用监管标准“异地同标”、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拓展等具体措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用体系建设更加可期、可感、可及、可用,为区域信用统一夯实基础、作出示范,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信用之基。

(  作者:周凯航 彭佳琪 刘然可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