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的新闻报道了市民张女士到大渡口的淘小胖超市购物,在付款前品尝生鲜椰子,发现商品变质,双方由此产生争议。新闻播出后受到很多观众网友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
张女士10月1号在专门来到淘小胖超市体验购物,因为这里号称商品品质和服务理念都对标著名的胖东来。当天张女士选购了其中一款即开即喝的新鲜椰子,此时张女士的孩子感到口渴,于是张女士决定让孩子先喝再到收银台付费,哪知,饮用后却发现椰子水已经变质。
据张女士自述,在发现问题椰子后她立即转告给了水果档口的服务员,超市方面的处理意见是赔给她两百元购物卡。但在这期间张女士并没见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正在售卖的椰子做任何处理,于是她提出按照食品安全法其当中,商品价格的十倍赔偿,且不足一千元按一千元赔偿。对此,超市商品安全员总监认为张女士没有付钱,所以不算是超市的顾客。
最后超市同意补偿张女士一张一千元的购物卡,双方达成和解。新闻播出后,引发观众和网友热议,其中对在没有结账的情况下就饮用或者食用商品是否妥当,形成了鲜明的两派意见。记者在众多网友中随即联系了几位,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提到在如今的购物场景中,很多时候也会出行先食用再最后统一结账的情况,尤其是饮料类食品。那么超市方面对这种行为有没有明确规定。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超市、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