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秋收 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

金秋时节,水稻也陆续进入了收获期。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在我市各地的推广应用,今年的丰收画卷格外壮美。

在海拔800多米的云阳县洞鹿乡,10万亩高山水稻迎来丰收。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田块打造成集中连片的稻田,大幅提升了宜机化水平。金黄的稻田里,多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

云阳县洞鹿乡水稻种植大户杜小兵:“从种到收,然后到仓储、烘干,都是机械化作业,今年一亩的亩产量大概是650多公斤。”

云阳县洞鹿乡农业农村岗工作人员冉茂升:“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余亩,将农田宜机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乡的水稻机收率已经达到90%。”

在潼南区崇龛镇柿花村的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连片稻田满目金黄。近年来,潼南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选用品香优美珍、甬优4949等高产优质品种,推广暗化催芽、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等高产栽培技术,并创新实施侧深施肥、"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片区还实行“稻油轮作”模式,实现“一田两用”,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益。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邓豪:“测得水稻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这个示范片是采取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平均每亩地节约成本350块钱左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