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江北:以治岸赋能生态经济新飞跃

江北区加快“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探索出从“生态修复”到“空间重塑”,再到“经济活化” 的发展之路。这一实践入选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十大成果案例。

在江北区盘溪河滨江公园的高架桥下,曾经的自然滩涂,如今已打造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N37桥角角夜光营地”,成了集音乐演出、潮流运动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N37桥角角夜光营地策划负责人梁潇:“最多的时候可能一天大概有数千人的这种规模,尤其在我们做野歌会或者是运动比赛的时候,人特别的多。”

“N37桥角角夜光营地”不远处,就是生态治理后的杨家河沟入江口段,经过三年多的生态治理,杨家河沟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共完成24处错接点的130余处管网病害整治。当地还全覆盖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管”,两江干流154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销号。

江北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监督科科长王刚:“我们最后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入河排污口信息化管理系统,采取数字化管理把入河排污口管理好,水质变好,带动整个的文旅项目发展,使江北区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依托两江四岸治理,江北区打造了6个烟火气息浓厚的临江商业体,让城市品质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江北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44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5%,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特约记者 张超 唐柱)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