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感。在两江新区,数字化服务场景已融入老旧小区的日常管理中,让老小区治理既见精度更有温度,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鲜活动能。
走进人和街道的万紫山小区,曾经令人头疼的电动车入户难题,如今有了“智能解法”。楼道间的AI摄像头一旦捕捉到违法行为,信号便实时传至街道基层智治平台,系统自动预警、网格员迅速处置,整个流程最快不到10分钟。这背后,是街道今年打造的“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特色场景在发挥作用。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万紫山社区治理岗工作人员陈嘉欣:“自应用系统运行后,精准识别电动车入户行为328次,问题发现效率提升了98%。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AI高清摄像头接收到火情隐患预警。”
从地面到空中,数字技术的触角不断延伸。针对外墙砖脱落等隐蔽性隐患,街道引入无人机智能预警平台,融合5G、AI视觉、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风险点位一图呈现、应急资源一屏调度,让安全防线越织越密。
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部副部长吴奇:“试运营以来,累计飞行150余次,发现各类隐患、违规行为41个,告警事件上报20余次,为数字化城市治理注入创新动能。”
从“设施旧、服务缺”到“智慧管、精准服”,人和街道以数字赋能为抓手,量身定制老小区治理方案,让曾经的治理难点变成民生亮点。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建彬:“通过搭建特色场景,我们实现了老旧小区治理数据的全量归集,进一步找准了老旧小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多跨协同攻坚,工作成效大幅提升,推动街道智治水平整体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