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关注强降雨】科学调度快速行动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从8月10日夜间起,我市迎来大范围强降雨。各地各部门快速响应、联动协同,依托数字化三级治理中心,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10日夜11日晨,大足区42个雨量站监测数据达到暴雨级别,7个雨量站大暴雨级别,当地实施滚动预警,针对低洼易淹、房屋破损、高风险地灾点等情况避险转移154人,同时严密排查防汛薄弱点、山洪危险区、地灾隐患点,近400名专业救援队员备勤。潼南区8月10日下午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Ⅱ级应急响应,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的要求,对15个镇街223人实施了紧急避险转移。市应急管理局介绍,截至8月11日11时,本轮强降雨已导致我市32个区县受灾,全市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17859人,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

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处应急指挥专员程波:“全市各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实施一级战备状态,以响应和风险等级,向区县和乡镇前置了救援力量7000余人、装备4300余台(套)。”

除了确保人员安全,交通保畅、内涝排险也有序进行。在忠县、云阳等地,暴雨、大风导致树木倒伏,清障作业迅速展开。万州区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环卫等力量争分夺秒疏通排水沟、下水道、清理路面垃圾。在沙坪坝,提前开展的内涝点整治,让往年易发生内涝的南开下穿道,经受住了此次强降雨的考验,没有出现明显积水。

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排水处负责人张在林:“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智能监测系统,扩大监测范围,让每一个内涝点位都能够被实时监测到。同时,加强与气象、交通等部门的联动,实现信息共享。”

应对强降雨,从智能预警到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发挥作用。走进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数字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正实时搜集由暴雨造成的井盖溢满、道路积水、树木倒伏等各类问题,平台搭载的AI智能体,能自动识别、抓拍、分析并推送险情。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副主任宋到芾:“可以看到现在的积水其实是比较深了,那么AI智能体自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会自动进行标注,是一个7×24小时不间断的‘电子侦察兵’。”

据了解,截至8月11日中午,该平台通过AI视频、物联感知预警以及城市管理监督员主动上报,已发现由强降雨引发的城市管理问题180多个,平均处置率达到98%以上。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