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重庆“渝速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正式落地

近日,我市第一条灾害救助资金拨付短信息,成功发送给受灾群众,标志着重庆“渝速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正式落地。

8月6日,涪陵区大顺镇清风村村民严彬收到的短信显示:一笔2025年应急期生活救助资金900元已拨付到他的“一卡通”账户。7月18日,涪陵区大顺镇等6个镇遭遇7级以上阵性大风,严彬家的房屋发生垮塌,涪陵区采取投靠亲友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散安置,并为他申请灾害救助资金。

涪陵区大顺镇清风村四组村民严彬说:“它这个是属于政府给的一个应急期生活救助金,有900元,然后从最开始给村里面申报到到款时间,不到一个礼拜,确实要感谢他们。”

涪陵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和救灾科工作人员蒋凤介绍,这900元是受灾群众的应急期生活救助资金,现在受灾群众的房屋正在恢复重建当中,恢复重建完工过后,还可以申请住房恢复重建资金。而且如果在冬春期间还存在生活困难的话,也可以申请冬春临时生活救助资金。

为及时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今年7月,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创新构建“渝速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救助资金在申请后20日内可直达受灾群众个人账户,资金拨付后自动向受灾群众发送信息。

市财政局生态环境处处长谢洲透露,进一步简化流程,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变银行“代发”为国库“直发”,变市级“时时催办”为到期“提级办理”,变“应急响应”为“常态长效”,确保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及时、精准送达受灾群众。

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处副处长白鹏程表示,推动“数字化”流程再造,实现“灾情统报-救助申请-资金直达”全流程智慧化,进一步实现建立“渝速拨”快审、快拨、快救的初衷。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穆黎一 特约记者 严文霜 刘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