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关注·回音 整改迅速 农田恢复生机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 前不久,《今日关注》报道了潼南区梓潼街道李台村,新建了一套水利灌溉系统,可由于前期设计和后期建设时,当地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应对机制,导致工程完工后,仍有部分农田无法实现有效灌溉。节目播出后,经过及时整改,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下面来看《关注·回音》。

潼南区梓潼街道李台村村民杨祥琼:“现在抽得到田里了,原来抽不到田里,现在换了机器,抽得到田里来了。”

打开管道阀门,白花花的水流喷涌而出,李台村8组原本干涸龟裂的农田,很快就灌满了。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潼南区梓潼街道李台村村民刘兴兰:“现在心里有底了,后面有收成了,全靠你们、全靠你们。”

潼南区梓潼街道李台村村民刘国富:“现在可以了,都开心了,满足了。”

李台村新建的灌溉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土墙泵站,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由潼南区水利局建设;另一部分是输水管道,把抽到高处的水输送到各处农田,由潼南区农委负责建设。李台村8组处于供水末端,位置相对较高,灌溉用水想要到达这里,泵站就必须使用符合扬程要求的抽水设备,但由于前期设计时,区水利局和区农委之间对接不到位,后期建设过程中,也缺乏有效跟进,导致泵站最终使用的抽水设备,只有32米扬程,无法满足需要。节目播出后,区水利局和区农委迅速派人到现场查看,同时与属地街道进行协商,迅速拟定了解决方案。

潼南区水利局提灌工程管理科李小兵:“我们三家共同商议过后,更换这个机电设备和水泵,由原来的11千瓦32米的扬程,更换成了30千瓦70米的扬程,保障了李台村8组农民的农业灌溉。”

随着泵站设备的升级,李台村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力明显增强,于是便有了节目开头的那一幕。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农田设施建设站站长邹瑞:“我已经安排了我们的现场代表、还有监理,对这一条管线进行再一次巡查,看还有没有类似的设计缺陷,如果一旦发现马上改正。”

水利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针对此项工程在设计、建设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潼南区水利局和区农委也进行了复盘,明确了工作机制上的改进措施,确保不再出现类似情况。

潼南区水利局提灌工程管理科李小兵:“后期我们将与农业农村委、镇街加强沟通,从项目设计之初到项目施工过程中到最后的项目验收移交及运行管护,全过程、多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农田设施建设站站长邹瑞:“我们以后的项目当中类似的跨区域、跨部门的项目实施当中,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要派专人跟进,实时跟踪。遇到老百姓反映的诉求,我们要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主动一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待。”

水利设施不仅要建起来,更要用起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通力合作,建立起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还需要树立起牢固的服务意识,时时刻刻把老百姓的关切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民心工程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