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错证修正 何时能了?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主管部门下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登记的信息存在明显错误。黔江区的不少群众,从2020年等到现在,四五年时间过去了,仍然没能等来错误的更正。当地群众很想知道,这错证修正,到底被卡在哪里?

黔江区黑溪镇群众向家会说:“旧证换新证其实也不是很麻烦的事情,让我等了四五年都没有一个消息,万一国家有什么政策要变动(征地拆迁)叫我拿证出来,我拿不出来呀。”

2018年,黔江区农业农村委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20年,当地不少群众在拿到新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发现,上面的登记信息存在错误。

黔江区黑溪镇群众邱明财说:“把地头名字搞错了,你看高石板,搞成了秧田坡。”

黔江区黑溪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清说:“它有边界的错误,有面积登记遗漏的情况,还有家庭人口没有完全登记的情况。”

黔江区农业农村委表示,在那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他们委托的第三方测绘公司调查工作不细,数据核实不严,全区有超过1万本权证存在问题。因此,他们从2020年起,就启动了错证修正工作。正常来说,群众把错误的权证交回去,不用等太长时间,就能拿到修正过的新证。

黔江区黑溪镇群众罗一明说:“他原来说收上去改,就一直改不下来。”

到目前,黔江区还有1500多户群众,在上交了存在错误的权证后,迟迟没能拿到修正后的权证。错证修正,为什么会被拖延四五年?

黔江区黑溪镇苏维村村委会主任罗春彦说:“农委和规资,他两家可能在扯皮。问农委,他说问规资,问规资,他说问农委,我说你们这就奇了怪了。”

面对记者采访,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解释说,在2022年9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被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也就是说,《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工作,改由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因此,群众确实应该找当地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追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修正、重发的工作进展。

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农村改革与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陈林说:“规资部门负责不动产登记,农业部门负责承包合同管理。”

然而,黔江规资局工作人员表示,群众想早点拿证,最好还得去催一催农委那边。因为根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的文件精神,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及时、完整移交给自然资源部门,以确保登记颁证工作连续。

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权登记科工作人员杨春兰说:“他们(农委)有手上掌握的材料,要提交给我们,现在我们还没有收到。”

记者问:“具体差什么东西?”

杨春兰说:“具体差申请人的身份信息,第二个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第三个是地籍调查材料。”

规资部门表示,错证修正工作之所以陷于停顿,是因为农委移交资料不完整、不及时。当着规资局工作人员的面,记者拨通了黔江区农委工作人员的电话。对于规资部门的这一说法,当地农委很不认同。

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农村改革与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陈林说:“之前我们一直在和规资局协商,(规资局说)因为要用全市的系统,所以他们之前一直办不了,我们给农户也是这么解释的。”

农委工作人员强调,虽然他们有部分资料还没办好交接,但是错证修正工作停滞的根本原因,是规资部门自己的办证系统有问题。听到这样的说法,规资局工作人员当即反驳,说尽管他们的系统还处于测试阶段,但如果农委提供的资料齐全,他们就可以线下办证,再加盖公章,人工录入系统。

记者问:“你们系统有没有问题?”

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权登记科工作人员杨春兰说:“我们系统现在还是在测试阶段。”

记者问:“那能不能用?”

杨春兰说:“可以用。虽然系统在线上目前只是测试阶段,但是还是可以通过系统办理。”

近年来,围绕这1500多本错证的修正工作,黔江区农业农村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沟通过多次。对于工作停滞多年的根本原因,两家单位始终各执一词。在采访过程中,两家单位也承认,如果不能建立协同机制,不能杜绝职责推诿,那么,当地群众还将会一直苦等下去。

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权登记科工作人员杨春兰说:“确实是要两个部门,沟通协调完全不障碍的沟通才行。”

记者问:“这是沟通理解的缺失,还是责任的推卸呢?”

杨春兰说:“都有吧,都有一部分。”

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农村改革与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陈林说:“我们和规资局两边沟通上不是很顺畅,这个事就有点耽搁了,在为群众服务上,我们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颁权证,错了上万本; 纠错误,几年没彻底完成。其实,错证整改的关键,不在“技术梗阻”,而在“思想梗阻”。群众拿不到证的焦虑,如果两家单位能够感同身受,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拿出主动担当的魄力和破解难题的智慧,纠错卡壳的问题,我们相信会迎刃而解。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王安礼 伍文涛 谭博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