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每年3到5月都是春耕农忙时节。可今年春耕,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一组的村民,却因为缺水的事情陷入焦灼。数十亩水田干涸龟裂,水稻秧苗无法栽种,村民们四处求助,结果却是屡屡碰壁。《今日关注》,一起来关注春耕无水,究竟“堵”在哪里?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一组村民潘大爷说:“就是急得很啊,你看好干嘛,干得手都插得进去这么深。”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一组,有数十亩基本农田,最近正值插秧的黄金期,但放眼望去,这些水田却是干涸龟裂的状态。村民告诉记者,今年雨水不足,他们竹山村一组的堰塘无法蓄水,导致秧苗无水栽种。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一队村民黄大姐:“你别着急嘛,大队(村委会)的就这么说,哪个不着急嘛,别人的秧苗都活鲜鲜的了,你还没栽。”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一组村民潘大哥:“肯定着急啊,一家大小等着要吃一年到头。”
村民们说,距离这里一公里,就是库容12万立方米的群英水库。只要从水库引水过来,春耕缺水的困境就能迎刃而解。为此,今年三月初,村民小肖向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进行了反映,希望相关部门能予以帮助。当时,大石街道还专门进行了回复。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一组村民小肖告诉记者:“大石街道给我回复的是提灌站零件坏了,正在申购。”
可两个多月过去了,事情却没有任何进展,竹山村一组还是无水灌溉。采访中,记者和村民小肖一起来到了群英水库,恰巧竹山村二组的村民正在清理提灌站的管道,他们表示,提灌站可以正常运行,但一组想要把水引过去,目前做不到。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二组组长:“没有水沟(渠)不得行,抽得过去你都放不过去,太大路那边没有安管子。”
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党支部书记王会介绍:“太大路是2008年修的,接近20年了,那个沟渠一直都没用过水。”
据了解,太大路属于351国道。2008年,因为太大路修缮改道,导致群英水库到一组的引水渠被损坏。目前水渠已经荒废,杂草丛生。明明是引水渠无法使用,大石街道当初的回复却是提灌站配件损坏,这当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不得而知。那么这段引水渠到底能不能尽快修复呢?据大石街道介绍,当年修路导致引水渠受损后,施工方给村集体赔偿了18000元。那为何引水渠这些年一直没有复通呢?对此大石街道的郑主任表示,这事儿不该街道负责。她还为此做了一个比喻。
合川区大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祥群:“那些沟渠都是村社集体的资产,哪个家里的事情哪个管,我家的房子叫你来管,你干不干?”
记者:“沟渠断了应该街道来督促处理。”
合川区大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祥群:“老百姓希望街道管,但街道管不了这个事情。”
然而,根据《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利用相关工作;村委会应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合川区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熊春艳也告诉记者,像竹山村这种小型提灌站的配套设施,应该由镇村两级负责巡查、管护。
合川区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熊春艳说:“每年春灌放水,区水利局运管中心会对大型、中型灌渠进行巡查,确保水放得出去,像这种小水库配套的沟渠或者是提灌站这些,就应该由镇村两级巡查。”
春耕生产,刻不容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村民顺利耕种。那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记者:“这种应急灌溉是政府来想办法吗?”
合川区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熊春艳:“肯定是大石街道,这种涉及到这么大的面积,难道政府就眼睁睁看到秧苗栽不下去吗?”
合川区大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祥群:“你们想政府怎么办?我们去挑点水来吗?”
记者:“那我们就只有眼睁睁看着这几十亩地无法栽秧吗?”
合川区大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祥群:“那你说怎么办,因为中国的农业是靠天吃饭,天上不落雨,地下不生,我也想不到办法。”
天旱缺水,但只要提前做好保障措施,水渠通畅、水源充足,就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竹山村一组“春耕缺水”的现状,暴露出的不仅是水利设施长期养护不力的问题,更暴露出当地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委会敷衍塞责的问题。人们常说:农事为重。明天(5月21日)就是小满,竹山村一组的灌溉难题,何时才能得以解决?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