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为什么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从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上铸就不朽传奇,中国共产党近百年艰苦奋斗历程给出了鲜明的注脚。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能够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彼岸。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

以人民为中心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占据道义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占据着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为人民造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占据了道义制高点。正是因为占据了这个道义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正义事业无比自信、无比自豪,也正是因为占据了这个道义制高点,中国共产党才具有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都能一呼百应,汇聚起磅礴力量,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植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续写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崭新篇章。比如,面对贫困这个全人类困境、世界级难题,中国共产党许下庄严承诺,以钉钉子精神奋力拼搏,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一个国家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全域、全民、全面小康,这是目前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都未能实现的美好愿望。中国共产党敢于追求、敢于担当、敢于实现,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世界反贫困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开创人类解放和幸福的新境界。

以人民为中心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不竭奋斗动力。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刻在了自己的信仰里,融在了自己的全部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这一坚定不移的初心、神圣光荣的使命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新时代,我们要持续把以人民为中心烙印在每一个党员心灵深处、贯彻在党和国家各项事务工作中。对重庆的党员干部来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以人民为中心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拥有强大支持力量。人民,是共产党人心头最深沉的牵挂,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依靠人民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在应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党中央一声号令,各方团结拼搏,在2个月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打赢了这一轮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交出了一份让世界为之赞叹的中国抗疫答卷。可以说,正因为中国共产党牵挂人民、依靠人民,才取得了这次抗疫的阶段性胜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全新的发展机遇、光明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重大的矛盾和阻力。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风雨同舟、团结奋斗,不管路再远、途再险、业再艰,我们都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就能够凝聚起磅礴之力,披荆斩棘、创造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重庆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作者 谢金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