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全国首次部省(市)联合实战演练——“环境应急·2024”嘉陵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川渝同步举行。11月30日上午9时20分,随着一声巨响打破宁静,“环境应急·2024”嘉陵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四川南充经开化工园区某企业方向瞬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原材料储罐区发生燃爆,疑似危险化学品外泄。”该企业值班人员发现后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并拉响警报。
演练模拟嘉陵江干流(四川段)沿岸南充经开区化工园区某企业粗苯储罐发生燃爆事故,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企业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破损,园区应急池超载,大量含苯事故污水通过可能通过园区内河流入嘉陵江干流。演练还叠加突降大雨等极端情况,以及次生苯系物超标、重金属超标、石油类超标等多情景突发环境事件,威胁下游沿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可能造成川渝跨省污染。
针对演练中多情景叠加的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南充市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指挥部,立即上报事故现场影像信息。
随着演练推进,嘉陵江南充、广安交界断面上游发现油污,南充市立即预警通报下游广安市,四川省按照《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分别通报下游重庆市、合川区。接到四川省的应急通报后,重庆市、区两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卫生、应急、城市管理等部门,与四川省广安市相关部门在嘉陵江川渝交界断面成立了现场指挥部。
在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的演练分会场,记者看到,嘉陵江川渝交界断面,重庆市已完成了两道围油栏和吸油毡的布设,并在两道围油栏上、中、下区域加密监测,同时利用高光谱无人机实时观测江面污染情况。
至此,川渝交界断面已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环境安全防线。两省市监测力量正在交界断面联合开展预警监测和下游水厂取供水监测,经采样分析,各断面石油类污染浓度未超标。“根据嘉陵江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重庆市辖区内有多个空间设施,特别是省界断面下游9公里处有库容为6.2亿方的利泽电站,目前有近3亿方的容量可拦控污染水体。”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龚宇告诉记者。
“我们将认真开展‘一园一策一图’试点,指导长寿经开区开展国家试点、涪陵白涛工业园区开展全市试点,探索重庆路子、形成重庆示范。”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芹向记者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把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应对能力作为主线,把提升风险排查、隐患整治、应急演练、快速处置、智慧应急、物资保障作为主要着力点,坚决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牢牢守住美丽重庆建设安全底线。(市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