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重庆入选全国首批试点!3个试点园区内5大行业、10类关键领域建设项目取消环评审批

3月24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全国首批产业园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省市公布,重庆入选。

经生态环境部批准,重庆两江新区龙盛新城产业园、水土新城大地生物医药园、重庆国际生物城三大制造业代表性核心园区开展优化产业园区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提速增效。

4e484a4ad5b88893ea706465de4948d.png

环评相关工作人员在重庆汽车制造企业现场调研。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试点园区如何推进环评分类管理?产业园区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为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如何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10类关键领域建设项目取消环评审批 实现落地“零耗时”

环评审批是企业项目落地建设的重要要件之一。2025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工作融入全市经济工作全局,重点开展产业园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改革,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打造“保姆式”贴心服务,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处郑强处长介绍,产业园区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推行后,在试点园区内,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5大行业、10类关键领域的建设项目将取消环评审批,实现环评“零耗时”,释放产业活力。

5大行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制造业、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

10类关键领域包括化学原药(生化制药)制造、中药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医药辅药)制造、研发基地(专业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制造、轨道运输设备(城市轨道设备)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摩托车制造、自行车(助力车)制造。

试点推行后,单个项目落地周期将压缩至少超3个月,投产提速快人一步赢先机,助力企业抢占市场“黄金赛道”。另外,企业资金成本等综合支出立减20万元起,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增效”。

新能源电车等试点项目“拎包投产” 助力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跑”

郑强介绍,开展试点的产业园区,将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通过环评审批改革,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助推万千亿产业集群“加速跑”。

根据试点政策,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新能源电车、中成药、高端医疗仪器等做环评报告表的试点项目环评审批将“一键跳过”,免去环评报告编制、审批全流程,可直接“拎包投产”。

释放绿色品牌效应 “美丽重庆”与“智造重镇”同频共振

根据试点方案,试点工作要充分凸出“生态环境分区管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环评分类管理优化+排污许可衔接强化”联动效用,首创“准入清单化+排污许可核查化”管理新机制,强化园区自主管理水平和环保管家作用,实施准入要求清单化、排污总量台账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力创新环评改革新机制,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未来,试点园区将吸引全球产业链高端要素集聚,构建“研发—智造—服务”一体化生态圈,激活万亿经济新动能,实现高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双赢,让“美丽重庆”与“智造重镇”同频共振,助推山水之城,向“绿”而生,向“新”而强!

(  作者:罗希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