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治水”变“智水” 万州“智慧水利”完工试运行

“前端AI智能识别,终端系统对河流出现的险情自动预警、自动分析、自动推演,治水变得更智能,群众安全更有保障。”点开大屏,指着实时监测的河流画面和数据信息,万州区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工作人员欧和顺说道。

近日,记者获悉,为应对严峻防汛形势,万州区于2024年启动水灾害防御基础设施与管理提升工程。经过抢抓建设,该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全区洪水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设施运行、自来水供水等进入了智慧时代。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鼠标轻点,就进入该系统水旱灾害防御页面,全区主要河流的实时水位、水位涨幅以及周边雨情一目了然,同时可查看任意点位上的实时监控画面。

“在主要河流重要点位布置了水位标尺、智能摄像球机以及预警喇叭,一旦水位超过标尺上的警戒线,球机AI识别后就会向终端反馈,终端便进行自动响应,除了在前端发出相应的预警提醒外,也将在终端进行大数据分析,甚至推演,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欧和顺介绍,有了这样的“智慧大脑”,河流险情就会得到迅速发现、预警以及处置。

据了解,该工程充分融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利用重庆市、万州区已建信息化资源,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天空地一体化动态感知、智能应用等技术手段,以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强化水灾害防御管理、河道事务综合监管、河长制工作管理、水库大坝安全监管等智能应用,实现水利管理“一网全感知、动态全掌握、业务全协同、态势全管控”,是万州区按照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工程和水事务五水架构构建的“智慧水利”体系。

该体系在水利工程方面建设了116处水文测报、7处生态流量监测、1处农村供水工程监测、构建流域场景、山洪防御场景、水环境监管场景、生态流量监管场景、取用水监管场景、农村供水监管场景等水文设施工程,建设45处水库枢纽配套设施、构建水库运行安全场景等水库枢纽工程,建设8处河道智能视频监控、1套无人机设备、构建水域岸线监管场景、河长制管理场景等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数据资源(含BIM模型)、构建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场景、综合门户、“万州智水”移动端等城市防洪工程。在电子工程方面,建设了计算、存储、安全资源等电子机房工程,升级万州区防汛会商调度中心及分中心智能化系统工程。在信息归集方面,共享整合利用了市区级10个业务应用,共享接入已建涉水相关监控设备近2000个,共享入库数据上亿条,横跨共享水利、气象、环保、住建、城管、乡镇等多部门。

自试运行以来,万州“智慧水利”系统发布洪水预警93次,提醒89人避险转移,支撑191座水库运行管理,支撑22条河流、743名河长管河治河工作,对13条生态流量考核河流及96处小水电下泄进行监管,预报19处水源供水不足风险,让“治水”变成“智水”。

(供图单位: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  作者:尧华燕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