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万州区连续迎来强降雨天气,五桥河流域河水持续上涨。在本轮降雨和洪峰中,刚刚完成主体建设的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通过了汛期“首考”,初步展现了其分洪减灾的实用功能,有效缓解了五桥河防洪压力。
与去年7月的洪水肆虐不同,洪峰在进入五桥老街前就被新建成的分洪隧洞成功分流削峰,确保了五桥河两岸安澜。当地居民笑称,这多亏政府及时在五桥河上修建了一座“小都江堰”。
7月11日5时许,五桥河水流突破213m³/s,形成2024年入汛后的第一个洪峰。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在此次洪峰过境时发挥巨大作用,在新建的控制堰、侧堰调节作用下,超限洪水被迅速引流到分洪隧洞排泄,五桥老街段则以128m³/s的水量安全平稳行洪,分洪隧洞实现首次分洪削峰。
当晚,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居民向兴全几乎一夜未眠。“以前,只要下雨,我们都不能睡觉,要随时观察五桥河河水上涨的程度,随时准备从家中撤离。”向兴全说,“虽然分流的‘隧洞’已经打通,但没有经过暴雨检验,大家心中都没底,但事实证明,这个防洪减灾工程,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我们五桥街道的老百姓以后下雨可以踏实睡觉了。”
据了解,五桥河流域总长24公里,河道流经长岭镇、五桥街道、陈家坝街道,流域总人口16万左右,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现有堤防已无法满足防洪需求,沿岸居民饱受洪水之苦,1979年、1997年、2000年、2020年、2023年这里都遭受较大洪水侵袭,2023年更是突破历史最高水位。
数据显示,2023年7月3日至4日,万州区遭受暴雨袭击,引发五桥河流域洪涝灾害,最大涨幅近12米,断面洪峰流量约739m³/s,洪水重现期约为100年。流域受灾群众10811人,居民房屋被淹400余间,农作物受灾约62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3.1亿元。
防汛救灾是大战大考,要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万州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国祥介绍,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是解决五桥河五桥老街沿岸居民饱受洪患之苦的良方,通过该工程的建设,利用分洪隧洞分洪,可以大大减轻五桥河五桥老街段河道防洪压力,将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有效保护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确保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在今年汛期就能发挥作用,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突出重点抢隧洞、拉通主线畅河道,将原本18个月的工期压缩至9个月,终于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主体工程并投入使用。
(供图单位: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